心灯不灭(陈明陈明)完整版免费小说_最热门小说心灯不灭(陈明陈明)

心灯不灭(陈明陈明)完整版免费小说_最热门小说心灯不灭(陈明陈明)

作者:小丑不卖艺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荐,《心灯不灭》是小丑不卖艺创作的一部男生生活,讲述的是陈明陈明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明的男生生活,职场小说《心灯不灭》,由新锐作家“小丑不卖艺”所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本站阅读体验极佳,欢迎大家阅读!本书共计1427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9 03:46:06。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心灯不灭

2025-10-29 09:37:25

1 深夜来电晚上十一点,陈明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关掉了办公室里最后一盏灯。

电梯下行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母亲。“明明,睡了吗?”“还没,刚下班。

”他靠在冰凉的电梯壁上,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这么晚啊...你爸最近老是腰疼,我说去医院看看,他非说老毛病,歇两天就好。

你周末要是有空...”“妈,这周末可能要加班,有个项目...”话一出口,

陈明就后悔了。他听见母亲轻轻“哦”了一声,那声音像一根细针,扎在他心口。挂了电话,

电梯镜面里映出一张憔悴的脸。三十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到中层,管理着十几人的团队,

薪水足以让父母在老家感到骄傲。可他常常觉得,自己像一颗拧得太紧的螺丝,

随时可能崩断。回到租住的公寓,一片漆黑。他瘫在沙发上,手机屏幕自动亮起,

推送着各种信息——“年轻人选择躺平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内卷时代,

如何守住你的精神家园?”他烦躁地熄灭了屏幕。这些词,内卷,躺平,

像两股相反的力量撕扯着他。有时候,他真想抛开一切,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

什么都不用负责。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母亲电话里欲言又止的担忧,

项目组同事期待的目光,就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线,把他牢牢地钉在原地。他起身想去倒杯水,

脚下踢到了一个硬纸箱。是上周从老家寄来的特产,母亲打包的,他一直没空拆。他蹲下身,

打开箱子,最上面是一罐自己家做的辣酱,下面整齐地叠着几件手织的毛衣。毛衣下面,

压着一本旧书,棕色的牛皮纸封面已经磨损——《论语》。他记得这本书,是祖父的。

小时候,祖父总爱在院子里摇着蒲扇,给他讲里面的句子。他随手翻开,书页泛黄,

散发着陈旧纸张和淡淡墨香混合的味道。祖父用清秀的小楷在空白处写满了批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这一行旁边,祖父写道:“责任非枷锁,

乃人之骨架。无责则身不立,无任则心彷徨。”陈明愣住了。骨架?

他一直觉得责任是压弯他的重担,祖父却说,那是让他能站直的支撑。他继续往下翻,

目光停留在一段话上。“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段话的天头,祖父用更细的笔迹写着:“意义不在远方,

即在当下。孝悌谨信,于人于事,尽一分心,便是一份意义。此乃立身之根。”尽一分心,

便是一分意义。他想起母亲电话里的担忧,想起父亲固执地不肯去医院。他拿起手机,

打开购票软件,给自己和父母订了三张周末去省城医院的动车票。然后,

他把订单截图发到了家庭群里,只附了三个字:“我陪你们。”几乎立刻,

母亲就回了一个流泪的表情,接着是无数条语音,

语气里是藏不住的、近乎于愧疚的欣喜:“哎呀,会不会耽误你工作?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你爸刚才还说呢,孩子工作忙...”他看着屏幕上跳跃的语音条,

想象着电话那头父母凑在一起的样子,心里那块压了很久的石头,好像突然被挪开了一点。

这种感觉,不是卸下责任的轻松,而是一种…奇异的踏实。他放下手机,

目光落在书的下一个段落。“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祖父的批注是:“仁非外求,

发乎本心。一念之慈,一行之责,即是仁,即是意义。”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

陈明却感觉自己和这片喧嚣之间,隔开了一层安静的屏障。他好像摸到了一点什么,

一种沉甸甸的,却能让人把腰杆挺直的东西。他拿起那本《论语》,走向书房。明天,

他还要去面对那个困难重重的项目,还要去协调那些棘手的关系。但此刻,

他的脚步不再虚浮。他不知道的是,这本无意中翻开的旧书,

即将为他打开一扇通往完全不同世界的大门。在那个世界里,关于如何安顿此生,

古老的先贤们,早已备下了十把形态各异的钥匙。而属于他的第一把,名为“责任”。

2 仁心之端去省城的高铁上,陈明坐在父母中间。父亲陈建国腰板挺得笔直,

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仿佛不是去看病,而是去参加什么重要会议。

母亲李素珍则不停地从包里掏出各种东西——保温杯、纸巾、苹果,

最后甚至摸出一把小梳子,非要给陈明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妈,我都多大了。

”陈明偏头躲开,语气里带着无奈。“多大也是我儿子。”李素珍执拗地举着梳子。

陈明妥协了,任由母亲的手在他发间穿梭。他闻到母亲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气,

忽然想起昨晚翻到的那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祖父在旁边批注:“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不爱其亲,何以爱天下?”他当时觉得这话太大,离自己太远。可现在,

在这拥挤的车厢里,在母亲轻柔的梳头动作中,

他好像摸到了那个“仁”字的边缘——它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道德巅峰,

而是始于这些最琐碎、最平常的瞬间。医院里人满为患。陈明让父母在候诊区坐着,

自己挤在挂号队伍里,像一叶随波逐流的小舟。

周围是各种方言的抱怨、孩子的哭闹、老人沉重的咳嗽声。他前面一位农村打扮的大爷,

因为不会用手机支付,急得满头大汗。“我来吧。”陈明掏出手机,帮大爷付了款。

大爷千恩万谢,从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非要掏出一个煮鸡蛋塞给他。陈明推辞不过,

接过那个还带着体温的鸡蛋,心里有种奇异的触动。这感觉,

比完成一个百万项目更让他踏实。陪父亲做检查时,他在走廊里等待。隔壁诊室门口,

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男人正蹲在地上,双手捂着脸,肩膀微微颤抖。陈明看不清楚他的脸,

却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无声的绝望。他忽然想起《论语》里的另一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祖父的批注是:“此心同,此理同。将心比心,即是仁术。”原来,对陌生人的不忍,

和對父母的心疼,根源是相通的。那份在会议室里被磨得近乎麻木的共情能力,

在这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地方,悄然复苏。检查结果不算太坏,腰椎间盘突出,

需要理疗和休养。陈明一边听医生嘱咐,一边用手机备忘录认真记下注意事项。

父亲在一旁沉默地听着,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松弛了些。回程的高铁上,夕阳透过车窗,

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母亲靠在他肩上睡着了,父亲也闭目养神。陈明拿出那本《论语》,

翻到“仁”的篇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祖父的笔迹在这里格外用力:“推己及人,如石投水,涟漪自生。立身、达人,非两事也。

”他合上书,看向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项目 deadline 的压力依然存在,

KPI 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高悬。但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那个被无形之力裹挟向前的漂流者。他开始在具体的人和事中,

感受到一种沉实的力量。这份力量,源于他主动选择承担的责任,

源于他将内心的“仁心”一点点转化为行动的尝试。手机震动,是项目经理在群里@所有人,

催促项目进度。换作以往,他会立刻感到一阵焦躁。但这次,他平静地回复:“收到。

周一上午我们开个会,重新梳理分工和节点。”他不再把责任仅仅视为压力,

而是看作一个需要他去构建的“秩序”。在这个秩序里,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

也要对团队成员负责——正如他此刻对父母负责一样。陈明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在他尚未察觉的内心深处,一粒种子已经破土。而当他在责任中越扎越深,

另一种渴望——对自由与本真的渴望,也正在悄然滋长。列车呼啸着穿过隧道,

光明与黑暗在车窗外交替。陈明轻轻调整肩膀,让母亲睡得更舒服些。

他的手无意中触到口袋里的那本《论语》,封皮的粗糙质感,莫名地让人安心。

3 弦外之音项目复盘会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陈明在团队中建立了真正的威信。

他开始有意识地实践从《论语》中体悟到的“先之劳之”——凡事自己先做到,再要求他人。

他不再仅仅分派任务,而是会和组员一起梳理逻辑,共同攻克难点。

团队的效率和精神面貌悄然改变,连大老板都在周报上特意批示“团队管理有方”。

可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一种新的疲惫感悄然滋生。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粘滞和沉重。

他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维度变多了,做决定时更加审慎,但也更耗神。

他需要考虑下属的情绪,平衡部门的利益,维护客户的关系。

每一个决策都像在下一盘复杂的棋,落子前要推算十步。他开始失眠,

梦里全是交织的KPI曲线和人际关系网。这天傍晚,他难得准时下班,

却不想立刻回到那个安静的公寓。他鬼使神差地走进公司附近的一家大型书店,

想找一本关于压力管理的畅销书。在心理学书架前徘徊时,

他的目光被旁边哲学区一个独特的身影吸引。那是一个穿着素色亚麻长裙的女孩,正踮着脚,

试图拿书架最高层的一本《庄子集释》。书放得很高,她试了几次都没够到。陈明走过去,

轻松地帮她把书取了下来。“谢谢。”女孩接过书,声音清润。她看起来二十七八岁,

眉眼干净,眼神里有一种澄澈的安静,与书店里大多数行色匆匆的人截然不同。“不客气。

”陈明点点头,准备离开。“你在找解压的书?”女孩忽然开口,

目光扫过他刚才徘徊的区域。陈明有些尴尬,“很明显吗?”女孩微微一笑,

指了指他手里那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个区域的书,大多教人如何‘更紧’,

而不是‘更松’。”她的笑容里有种看透一切的淡然。陈明愣住了。

女孩扬了扬手中的《庄子》,“有时候,解决‘紧’的问题,或许需要一点‘松’的智慧。

就像琴弦,太紧会断,太松不鸣。”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陈明沉寂的心湖。

他不由得问道:“你是学哲学的?”“算是吧。”女孩笑了笑,没有深聊的意思,

转身准备离开。走了两步,她又回过头,像是偶然想起,“如果你觉得累,

或许可以试试什么都不想,只是……观察一下窗外那棵树。”陈明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

那是书店落地窗外的一棵老榕树,夕阳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平时来去匆匆,从未留意过它。等他再回头,那个女孩已经消失在书架深处,

像一阵掠过竹林的风。那天晚上,陈明没有立刻打开电脑加班。他泡了杯茶,坐在窗前,

第一次认真地看公寓楼下那个小小的社区花园。夜色中,树木静静地立着,

几只流浪猫在草丛里穿梭。他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一种奇异的平静,像微凉的水,

缓缓漫过他焦灼的神经。他想起那个女孩的话,“松的智慧”。他走到书桌前,

再次翻开那本《论语》。他读到了孔子赞赏颜回的那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祖父的批注是:“乐非由外,源自内心。心能转境,

则无入而不自得。”“不改其乐”?陈明无法想象在贫困中如何保持快乐。但他隐约感觉到,

孔子和颜回的境界,似乎与他今天体会到的那片刻“什么都不想”的宁静,

有某种隐秘的关联。儒家的“乐”,似乎也需要一种内在的“松”来支撑,否则便是苦役。

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书架上另一本蒙尘的书上,那是他大学时一时兴起买的《庄子》。

他从未认真读过。他抽出来,随手翻开一页:“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中了他。

他这几个月,不正是被无数根“绳索”紧紧系住的一叶扁舟吗?

责任、业绩、人际关系、父母的期待……这些他刚刚学会承担并引以为傲的东西,

此刻在庄子的文字里,显露出了另一面——它们也可以是束缚。

孩、窗外的树、孔子赞赏的“乐”、庄子描绘的“不系之舟”……这些碎片在他脑海里碰撞。

他意识到,祖父留下的《论语》为他指明了一条坚实的路,让他得以“立身”。

但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肩上的负重似乎也越多。而今天,

仿佛有另一个来自古老世界的声音,在他耳边低语,

引他去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那里或许有他此刻更需要的东西:一种内在的松弛与自由。

他合上《庄子》,心里充满了矛盾的困惑。儒家的担当让他找到了价值,

而道家的智慧却在诱惑他放下。他不知道哪条路才是对的。或许,那个女孩的出现,

和这本偶然打开的《庄子》,正是命运给予他的下一个提示。他拿起《庄子》,决定读下去。

他隐约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更广阔世界的入口,而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

似乎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和丰富。4 无心之柳接下来的几天,陈明感觉自己被撕裂了。

白天,他依然是那个雷厉风行的陈经理,用从《论语》中学来的智慧运筹帷幄,

主持会议时引经据典,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团队“见贤思齐”。

他构建的秩序井然有序,项目进度稳步推进。可一到夜晚,当他翻开那本《庄子》,

白昼建立起来的坚实世界便开始松动、瓦解。他读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入他心中最温暖柔软的角落。

他和父母之间,和团队成员之间,那些“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温情与责任,在庄子看来,

竟是源于困境的不得已?真正的境界,是各自在江湖中畅游,彼此相忘?他无法接受。

这感觉像是一种背叛,背叛了他在高铁上感受到的那份踏实,

背叛了祖父在书页间留下的谆谆教诲。这种内在的冲突让他精疲力尽。

他试图同时紧握两种截然不同的智慧,却发现自己的手太小。转机发生在一个周六的下午。

他遵照医嘱,陪父亲去市中医馆做理疗。安顿好父亲后,他心烦意乱,

踱步到医馆后方的中药园散心。然后,他看到了她。那个书店里遇见的女孩。

她蹲在一片薄荷丛旁,手里拿着一片叶子,正低头轻嗅。阳光透过藤架,

在她亚麻色的长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整个人安静得仿佛要融入这片草木之中。

陈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你好。”女孩抬起头,看到是他,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化为浅浅的笑意。“是你啊。”“我叫陈明。”“苏汀。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陪家人来看病?”陈明点点头,简单说了父亲的情况。

他看着她沉静的面容,那股萦绕心头的困惑再次涌上,几乎是不吐不快。“苏小姐,

我……我最近读了一些庄子。”“哦?”苏汀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我觉得很困惑。”陈明组织着语言,试图表达那种撕裂感,“儒家教人承担责任,

建立秩序,这让我觉得踏实,找到了价值。可庄子却说,要放下,要逍遥,

说那些礼法、责任都是束缚……我好像被卡在中间了。”苏汀没有立刻回答。

她转身走向旁边一棵高大的柳树,微风拂过,万千柳条如绿色的丝绦,轻柔摇曳。

“你看这柳枝,”她伸出手,指尖并未触碰,只是隔着一段距离,

随着柳条摆动的轨迹轻轻划过,“当风吹来,它柔软地顺应,风过之后,它又恢复平静。

它从不与风对抗,但也从未失去自己作为柳枝的本性。”陈明看着那柔韧的柳条,若有所思。

“儒家教你的是‘根’,是‘干’。”苏汀的声音平和,如同柳絮飘落,

“让你能堂堂正正地立于世,这是生命的骨架,不可或缺。但庄子,他指的是‘心’的方向。

”她转过身,目光清亮地看着陈明:“他并非让你抛弃责任,遁入山林。他是在问你,

当你承担这一切时,你的心是否被它们捆绑得动弹不得?是否在‘做’的过程中,

迷失了那个‘真’的你?”“就像这柳枝,它的存在根干是确定的,

但它的姿态柳条可以随风而变,灵动不拘。你陈明,

作为儿子、作为经理的身份根干是确定的,但你在履行这些责任时的心态心,

是否可以像柳条一样,保持一份观察和轻盈,而不被角色完全吞噬?”陈明怔住了。

他一直把儒与道看作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却从未想过,它们或许可以共存于生命的不同层面。

“可是……‘相忘于江湖’,又该怎么理解?”他问出了那个最让他刺痛的问题。

苏汀微微笑了笑:“那并非冷酷。你想想,真正的孝,

是让父母因为你具体的‘孝行’而感动,还是因为你活得充实、自在,

他们内心因此感到安宁和欣慰?真正的管理,是让下属因为你时刻的监督而不敢懈怠,

还是因为你创造了好的环境,他们能自发地成长和创造?”“最高的爱和治理,

或许正是‘无形’的。各自在属于自己的‘江湖’里畅游,内心充实,彼此安心,

无需用频繁的‘相濡以沫’来证明什么。这需要更大的信任和更强大的内心。”就在这时,

陈明的电话响了,是项目经理请示一个突发问题。若是往常,他会立刻绷紧神经,

陷入解决问题的焦虑中。但此刻,他看着摇曳的柳枝,深吸了一口气,

语气平静地给出了清晰的指示,然后挂了电话。他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变化。问题还在,

责任还在,但他心头那块沉重的石头,似乎被柳枝拂开了一些。“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低声说。苏汀点点头,“儒道并非对立,而是生命的一体两面。就像呼吸,

有吸入的担当,也需有呼出的放下。只吸不呼,或者只呼不吸,生命都无法持续。

”她看了看时间,“我该去照顾一位长辈了。”她指的是中药园旁边那间清静的疗养病房。

“谢谢你,苏汀。”陈明由衷地说。苏汀摆摆手,转身离去,裙裾飘动,

再次像一阵融入竹林的风。陈明站在原地,看着那棵柳树,看了很久。他忽然觉得,

手里那本无形的《庄子》,不再那么冰冷和充满敌意了。它或许不是来拆解他世界的,

而是来为他过于紧绷的世界,开一扇透气的窗。他开始期待,

下一次与这阵“清风”的不期而遇。5 无用之用接下来的项目周期,

陈明有意识地将那份“柳枝的轻盈”带入工作。他开始尝试在会议中多倾听,

少打断;在下达指令时,留下些许弹性空间。他甚至在一次团队卡壳的头脑风暴会上,

学着苏汀的样子,带着大家走到窗边,只是看五分钟楼下花园里的银杏树。奇怪的是,

这种“松”并没有导致效率下降。相反,团队氛围更活络了,

几个平时沉默的年轻同事也开始敢于提出稚嫩却新颖的想法。

陈明发现自己不再需要事事紧盯,反而能抽出精力思考更具战略性的问题。

他感觉自己仿佛掌握了一种新的节奏,像熟练的舵手,在责任的激流中,时而奋力划桨,

时而顺势借力。然而,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

当总部突然下发一个紧急的、近乎苛刻的优化指标时,

那种熟悉的、被鞭子驱赶的焦虑感再次攫住了他。他几乎是本能地回到旧模式,

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严苛的时间表,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压迫感。会议结束后,

办公室里弥漫着低气压。陈明揉着眉心,感到一阵虚脱。他知道自己刚才的样子,

正是他曾经最厌恶的、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的“暴君”模样。手机震动,是苏汀发来的信息,

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阳光下,中药园里那棵柳树,柳条依旧舒展地垂着。

陈明看着照片,苦笑一下,回复:“道理懂了,做起来真难。”苏汀很快回复:“不急。

去‘用’一下你的‘无用’时间。”陈明没明白。他点开苏汀的朋友圈,里面没有自拍,

没有美食,大多是她拍摄的草木特写、天空流云,或者一些瓷器、书画的碎片,

配着简短的、诗一般的句子。最新一条,是几块形态奇特的木头,配文:“木瘿虽丑,

器用之材。”他想起《庄子》里读到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他一直以为那是一种失败者的自我安慰,或是文人清高的托词。但此刻,

结合苏汀的照片和这句“用一下无用时间”,他隐约触碰到另一层意思。下班后,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家。他拐进公司附近那条从未深入过的老巷。

巷子里有一家招牌褪色的旧书店,一个专注拉二胡的盲人师傅,几家炊烟袅袅的小吃店。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在一家做传统手工秤的小店前停下脚步。店主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

正就着昏黄的灯光,用砂纸细细打磨一根秤杆。动作缓慢,专注,仿佛时间在此地凝固。

陈明看着他,看着那根在老人手中逐渐变得光滑润泽的木杆,心里那根紧绷的弦,

竟也跟着那缓慢的节奏,一点点松弛下来。他什么都没买,只是静静地看了十几分钟。

离开时,他感觉呼吸都顺畅了许多。这就是“无用之用”吗?

这段不产生任何KPI、不解决任何问题的十几分钟,

却仿佛给他的精神做了一次深度的按摩。几天后,父亲理疗结束,效果不错。离开医馆前,

相关推荐:

林默埃尔文(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全章节阅读
我怕所有人都把你忘了常理安木小说免费完结_完本热门小说我怕所有人都把你忘了常理安木
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林默埃尔文)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林默埃尔文)
我妈爱好当公主,重生后我杀疯了(钟雨刘月娥)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我妈爱好当公主,重生后我杀疯了钟雨刘月娥
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林默埃尔文)最新章节列表_林默埃尔文)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循环监狱:是谁在操控人类)
第六章深潜!海底数据中心的秘密(苏小棠李博文)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第六章深潜!海底数据中心的秘密(苏小棠李博文)
我的老板竟是顶级颜控(沈娆陆允棠)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推荐小说我的老板竟是顶级颜控(沈娆陆允棠)
穿成对照组,病娇王爷被我带偏了萧凛柳扶月最新小说推荐_热门小说排行榜穿成对照组,病娇王爷被我带偏了(萧凛柳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