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消失在2010年的房子》是作者“双鱼Michael”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数据周明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故事主线围绕周明,数据展开的悬疑惊悚,推理小说《消失在2010年的房子》,由知名作家“双鱼Michael”执笔,情节跌宕起伏,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625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7 17:45:44。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消失在2010年的房子
第一章:遗物中的鬼影手机屏幕亮起,是房东催缴下个季度房租的通知。周明划掉通知,
把最后一口方便面塞进嘴里,继续在代码的海洋里挣扎。作为一名三十岁的程序员,
他的生活就像他写的程序一样,规律、枯燥,且充满已知的bug。养父的去世很突然,
脑溢血。老人家一辈子没结婚,周明是他从孤儿院领回来的。处理完后事,周明请了年假,
回来整理养父留下的这间老房子。房子不大,两室一厅,堆满了老人舍不得扔的旧物。
空气里弥漫着灰尘和旧书本特有的霉味。周明在一个斑驳的樟木箱子底,
找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没有信,只有一张彩色照片。照片已经泛黄,边缘卷曲。
上面是一栋三层高的旧式居民楼,红砖墙,绿色的木窗,楼前有一棵歪脖子槐树。
拍摄年代似乎很久远了。周明的心跳漏了一拍。这栋楼……他见过。不止一次。
在最近一个月反复出现的梦境里,他总是站在这栋楼前,楼里漆黑一片,
只有三楼的某个窗户,偶尔会亮起一盏昏黄的灯。梦里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催促他走进去,
但每次他想迈步,就会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惊醒,浑身冷汗。他翻过照片,
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墨迹已有些晕开:“青云路177号,
2010.07.14”2010年?周明皱了皱眉,那是十五年前了。他努力回忆,
养父从未提过这个地方。青云路……好像是老城区那边,现在应该早就拆迁改造了吧。
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周明打开了电脑,开始搜索“青云路177号”。
搜索结果寥寥无几。但在一个冷门的地方志论坛里,他找到了一条十五年前的旧新闻简报,
标题让他脊背发凉:《青云路177号民居离奇失火,一家三口疑殒命火海》报道很短,
大意是2010年7月中旬,青云路177号一栋三层住宅深夜突发大火,火势极其凶猛,
消防队赶到时,建筑已几乎被烧成空壳。现场清理后,发现了三具无法辨认身份的遗体,
初步判断为户主夫妇及其年幼的女儿。火灾原因至今未明。
周明的目光在报道日期和照片背面的日期之间来回移动。2010年7月14日,
正是火灾发生的大概时间!一栋在官方记录里早已化为灰烬的房子,
为什么会出现在养父珍藏的照片里?又为什么会与他近期的梦境高度重合?
程序员的逻辑思维让他无法接受这种悖论。他决定亲自去看看。第二天下午,周明根据导航,
找到了如今的青云路。这里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建的商业广场,霓虹闪烁,
人流如织。177号旧址,现在是一家连锁咖啡店。毫无收获。周明有些失望,
又觉得理应如此。或许只是巧合,照片和梦境都是潜意识的恶作剧。他走进那家咖啡店,
点了杯美式,坐在靠窗的位置,戴上他的AR眼镜,准备处理一下工作邮件。
天色就在他埋头工作时,渐渐暗了下来。当他再次抬起头,透过AR眼镜的镜片望向窗外时,
周明整个人僵住了,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掉落。
商业广场、咖啡店、来往的行人……所有这些现代化的景象都消失了。窗外,
是那条记忆中的老街道,昏暗的路灯下,那栋红砖绿窗的三层小楼,就静静地矗立在原地!
楼体完好无损,甚至比他照片上和梦里看到的还要清晰。整栋楼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
大部分窗户都是黑的。只有三楼的一个窗户,亮着昏黄的灯光。和他梦里的一模一样。
周明的心脏疯狂地跳动起来,血液冲上头顶。
他猛地摘掉AR眼镜——窗外依旧是热闹的商业广场。再戴上,那栋鬼魅般的小楼又出现了!
这不是幻觉。AR眼镜捕捉并重构了某种……不该存在的东西。就在他震惊得无法动弹时,
三楼那扇亮灯的窗户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
穿着白色的连衣裙,脸色苍白。她将手掌和脸颊紧紧贴在冰冷的玻璃上,
目光穿透了时空的距离,精准地锁定了咖啡店里的周明。然后,周明清晰地看到,
小女孩的嘴唇一张一合,对他无声地说出了三个字:哥,救我。
---周明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出了那家咖啡店。晚风一吹,
他才惊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他猛地回头,商业广场灯火通明,
那栋诡异的红砖小楼在他摘下AR眼镜的瞬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幻觉吗?不,
程序员的思维本能地排斥这个答案。AR眼镜的图像渲染基于确凿的数据和物理模型,
它不可能凭空生成一栋如此清晰且与照片、梦境完全一致的建筑。
除非……除非它捕捉到了某种未被记录在常规数据库里的“信息”。
回到养父那间充满陈旧气息的老屋,周明的心跳依旧无法平复。
他再次拿出那张2010年的照片,放在电脑旁,
然后调出了AR眼镜配套的开发者后台日志。日志流水般刷过屏幕,
记录着设备运行时接收到的所有环境数据、定位信息和渲染指令。
周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过滤着无关信息,寻找着在咖啡店那个时间段的关键记录。
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在那一时间节点,
日志里出现了一串异常冗长且结构混乱的原始环境数据流,
其编码格式与当前通用的任何地理信息系统标准都截然不同。更诡异的是,
在这段异常数据流中,反复嵌套着一个极其微弱的、类似生物信号的标识符,
其波动模式……像极了人类脑电波中的θ波,通常与深度睡眠、冥想或……潜意识活动有关。
眼镜“看到”了不该存在的东西,并且这东西,似乎能与他的大脑产生某种微弱的共振?
周明感到一股寒意从尾椎骨升起。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开始构建一个假设:如果那栋房子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鬼魂”,
而是一种基于强烈情感或记忆残留、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信息执念”或“时空疤痕”呢?
它无法被肉眼观测,但可能因为自己与养父的关联、近期频繁的梦境,
加上AR眼镜这种能够捕捉并解析多维环境数据的电子设备的“翻译”,才对他显形了。
那个小女孩……就是这段“信息执念”的核心?他重新打开浏览器,
更加深入、甚至动用了一些非公开的爬虫技术,
搜索所有与“青云路177号火灾”相关的蛛丝马迹。官方报道依旧只有那寥寥几句。
但在一个早已废弃多年的本地网络社区的存档快照中,
他找到了一些零星的、火灾发生前几个月住户们的讨论帖。
帖子内容大多是抱怨下水道堵塞、邻里噪音之类的生活琐事。
但在一个题为 **“隔壁张工家的小姑娘是不是病了?”** 的帖子下,
有几条回复引起了周明的注意。发帖人ID叫“老李头”:“好些天没见小雅出来玩了,
昨天在楼道碰见张工,脸色难看得很,问他孩子怎么样,他只摇头,唉。
”下面有人回复:“听说送去医院查了,没查出什么毛病,就是整天说胡话,
嚷嚷着房子里有‘看不见的人’跟她说话……”“小孩子想象力丰富吧?”“不像,
张工老婆前几天还找我媳妇哭,说家里晚上老有动静,碗筷自己响,
他们都快被折腾疯了……”**“看不见的人”……“家里的动静”……**火灾发生前,
这户人家似乎就已经被某种无法解释的现象困扰!而那个小女孩小雅,是最早的感知者?
周明立刻尝试追踪发帖人“老李头”的网络痕迹。万幸,
这个ID在其他少数几个本地论坛也有注册,并且通过交叉信息比对,
周明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可能与之关联的真实姓名和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市第二机械厂。
他记下这个信息,准备明天就去寻找这位可能的知情人。窗外,夜色深沉。周明躺在床上,
辗转反侧。一闭上眼,就是那栋红砖小楼,和小女孩小雅苍白绝望的脸,
以及她无声的口型:“哥哥,救我出去。”“哥哥……”这个称呼在他脑中盘旋。养父姓周,
自己随他姓周。照片是养父留下的。火灾发生在2010年,自己当时十五岁,
正在孤儿院……一个模糊而惊人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
瞬间照亮了他记忆的某个角落。他猛地坐起身,冲回书房,再次翻出那个樟木箱子。这一次,
他几乎是粗暴地将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倒了出来,一件一件地仔细检查。
在一个陈旧的、印着“市第二机械厂劳动模范”的笔记本夹层里,他摸到了一张硬硬的纸片。
抽出来,是一张更加老旧的黑白合影。背景似乎是一个工厂车间,
十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站成两排。周明一眼就认出了年轻时的养父,站在后排。
而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前排一个戴着眼镜、面容清秀的男人身上。照片背面,
用更老的笔迹写着合影人员的名字。站在养父旁边的那个戴眼镜的男人,名字被圈了出来,
旁边还有一个箭头,标注着三个字:**张振国。**周明的呼吸骤然停止。
张振国……“张工”?那个在火灾中丧生的户主?养父和周明一样,
也曾在市第二机械厂工作。而他,认识这栋房子的男主人!这张照片,这条人际关系线,
将养父、周明与那场离奇火灾以及那栋鬼魅之楼,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绝不是巧合。
周明握紧了照片,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他知道,
自己已经无可挽回地踏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谜团之中。而谜底,
似乎正指向十五年前那场吞噬了一切的大火,以及火焰也无法烧尽的……冤屈与执念。
---市第二机械厂的旧址如今是一片待开发的荒地,围挡上贴着巨幅的房地产广告。
周明在附近的老居民区辗转打听了一上午,
才在一个奇牌室门口找到了正在下象棋的李卫国——当年的“老李头”。
李卫国已经七十多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听到周明提起“青云路177号”和“张工家”,他捏着棋子的手顿在了半空,
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打听这个干什么?”老人的语气充满了警惕和疏离,
与论坛上那个热心吐槽的“老李头”判若两人。周明早有准备,他拿出养父的旧照片,
表明自己是周师傅的养子,正在整理遗物,发现了一些可能与张家有关的东西,
只是想了解点情况。看到照片,尤其是照片上年轻的养父和张振国,
李卫国的眼神复杂地闪烁了一下。他放下棋子,把周明拉到一边僻静的角落,
压低了声音:“老周是个好人,就是命苦……你既然是他儿子,我劝你,别问了,
那事儿邪性,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李伯伯,我只是想知道,
当年那场火……”周明恳切地说。“火?”李卫国打断他,声音更低了,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那火……烧得不正常!哪有烧得那么快、那么干净的?
水泥预制板都烧酥了!消防队来了都说不出了个所以然。而且……”他犹豫了一下,
看了看四周,“起火前,张家就不太平。”“是不是小雅……就是张工的女儿,
说看见‘看不见的人’?”周明适时接话。李卫国猛地看向他,眼神锐利:“你怎么知道?
老周连这个都告诉你了?”他摇摇头,“不止小雅,后来张工和他爱人林工,
也变得神经兮兮,说晚上总能听到楼里有敲墙的声音,像是……某种密码。
他们还找过厂里保卫科,可谁也没当回事。”**敲墙声?密码?
** 周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那张工夫妇,在厂里是做什么工作的?
”“张振国是厂里的电气工程师,技术尖子。他爱人林静,是资料室的管理员,
好像也懂一些档案修复的技术。”李卫国回忆道,“起火前那段时间,
厂里正好在搞一批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档案电子化,他们两口子都参与了,忙得脚不沾地。
”技术升级?档案电子化?周明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一条关键线索。他还想再问,
李卫国却已经摆摆手,不肯再多说:“小子,听我一句劝,别再往下查了。那房子不干净,
沾上就没好事。老周当年就是因为……唉,算了,你走吧。”老人说完,
仿佛生怕沾染上什么似的,转身快步走回了奇牌室,留下周明一个人站在原地。
“老周当年就是因为……”这句没说完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周明心里。养父果然知道更多,
甚至可能深度卷入其中!带着更多的疑问和一丝被警告后的不安,周明回到了养父的老屋。
他决定再次仔细搜寻,
看看有没有与“技术升级”、“档案”或者“敲墙声”、“密码”相关的东西。这一次,
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房那个老旧的书架上。他之前主要翻找了箱子,
对书架上的书籍只是粗略扫过。他一本一本地将书取下来,抖落灰尘,
检查书页间是否夹着东西。当他把一套七十年代出版的《电工手册》取下来时,
一个薄薄的、用牛皮纸包裹着的东西从最顶层书架与墙壁的缝隙里滑落下来,
“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周明弯腰捡起。入手很轻,剥开牛皮纸,
里面是一个黑色的、比普通U盘稍大一些的金属存储体,样式非常古老,
接口也是早已淘汰的规格。上面没有任何品牌标识,只刻着一个模糊的、类似齿轮的图案,
旁边还有一个手写的、已经有些褪色的编号:**ZY-077**。**ZY?
** 张雅?还是……振国?周明的心脏狂跳起来。这绝对是养父刻意藏起来的东西!
它里面存储着什么?是否与张工夫妇负责的技术升级或档案有关?他立刻找来各种转接口,
尝试将这块存储体连接到电脑上。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电脑终于识别到了一个未知硬件,
但弹出的提示却是“设备驱动无法安装”和“存储区加密或损坏”。就在周明不死心,
准备尝试使用底层数据恢复工具进行强行读取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块黑色的存储体,
毫无征兆地开始发烫!非常烫,几乎是瞬间就达到了烫伤皮肤的程度。
周明下意识地将其甩在书桌上。紧接着,一缕极其细微但清晰可见的青烟,
从存储体的接口处冒了出来,伴随一股刺鼻的、类似电路板烧焦的味道。
“噼啪……”一声微弱的爆裂声。在周明惊骇的目光注视下,
那块可能藏有巨大秘密的古老存储体,竟在短短几秒钟内,由内而外迅速变黑、碳化,
最终化作一小撮灰烬,只在桌面上留下一个焦黑的痕迹。**自燃了?!**周明目瞪口呆,
一股寒意瞬间窜遍全身。这不是意外!有什么东西,或者说某种力量,
在阻止他获取里面的信息!他猛地想起李卫国的话——“那事儿邪性”。难道这股力量,
十五年前能引发一场离奇大火,十五年后,依然能在他眼前,让一个关键的物证凭空自燃?
就在存储体化为灰烬的同一时间,周明放在一旁的手机屏幕突然自己亮了起来,没有通知,
没有来电,屏幕上只有一片闪烁的、黑白相间的雪花点,如同老式电视机失去了信号。
雪花点持续了大约三秒,然后屏幕一黑,重新恢复正常。周明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他意识到,
自己面对的,可能远不止是一栋鬼屋和一个求救的小女孩。十五年前的秘密,
似乎牵扯到更深、更危险的东西。而他的调查,显然已经触动了某个敏感的开关。
---存储体在眼前自燃成灰,手机屏幕诡异闪烁。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十几秒内,
书房里只剩下刺鼻的焦糊味和周明粗重的呼吸声。这不是科学能轻易解释的现象。
一种冰冷的、被窥视的感觉包裹了他。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并能随时施加影响,抹除关键的线索。周明强迫自己冷静。恐惧解决不了问题,他是程序员,
他的武器是逻辑和数据。对方如果存在这样一个“对方”的话越是急于掩盖,
说明他寻找的方向越是正确。那块存储体自燃了,但数据呢?任何存储设备在物理损坏前,
都可能在电脑系统里留下短暂的痕迹或缓存。他立刻扑到电脑前,
调出系统日志和硬件识别记录。在那一连串的错误报告和驱动安装失败的信息中,
他找到了一行短暂的识别信息,
显示该设备被系统短暂地命名为“**ZY_077_Archive**”,
设备类型被识别为“**自定义加密存储单元**”。**ZY_077!
** 和他猜测的一样,这个编号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
在设备断开连接即自燃前的一刹那,
系统日志记录到该设备向外发送了一段极短的、混乱的广播数据。
这段数据大部分是无法解析的乱码,
字符和数字:**#...F3...8A...2J...**这不像任何他已知的编码。
但结合李卫国提到的“敲墙声像密码”,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这会不会是某种**坐标**?
他尝试将这些字符转换为数字、经纬度,甚至摩斯电码,但都失败了。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
他想起了AR眼镜里那栋依赖于异常数据流重构的房子。他打开眼镜的开发者模式,
将这段混乱的字符输入到环境数据模拟器中。模拟器起初一片空白,随即,
一个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信号点在虚拟的城市地图上闪烁了一下,位置并非青云路,
而是指向了……**市郊的老工业区,靠近废弃的第二机械厂仓库群!**一个精确的坐标!
虽然信号微弱且不稳定,但这绝对是那个自毁的存储体在最后时刻,试图传递出来的信息!
此时,窗外天色已近黄昏。去,还是不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周明没有太多犹豫。
对方能远程销毁证据,意味着他待在家里也不绝对安全。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他带上充满电的AR眼镜、强光手电、便携式充电宝,以及一把多功能工具刀,深吸一口气,
走出了家门。乘坐最后一班通往市郊的公交车,周明在工业区附近下了车。
这里与市中心的繁华判若两个世界,路灯昏暗,许多厂房已经破败,墙上爬满了藤蔓。
按照AR眼镜模拟出的坐标指引,他穿过一片荒草丛生的空地,来到了一排废弃的仓库前。
坐标最终锁定在最角落的一个小型仓库,锈迹斑斑的卷帘门紧闭着,
上面挂着一把早已锈死的大锁。周明绕到仓库侧面,发现一扇通风用的侧窗玻璃已经碎裂。
他用手电照了照里面,漆黑一片,灰尘弥漫。他小心翼翼地清理掉碎玻璃,从窗口钻了进去。
仓库内部空间不大,堆放着一些覆盖着厚厚灰尘的废弃机床零件和木箱。
空气里弥漫着铁锈和霉腐的味道。手电光柱扫过,惊起几只蝙蝠扑棱棱地飞走。
这里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废弃仓库。但AR眼镜在进入这里后,
却开始发出轻微的、持续的嗡鸣,镜片上显示的环境数据流异常活跃,
甚至超过了之前在咖啡店的强度。周明戴上了眼镜。刹那间,
仓库的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灰尘和废墟依旧存在,但在AR重构的视野中,
仓库中央被清理出了一片区域,那里摆放着一张旧书桌和几把椅子,
有一台早已过时的CRT显示器大头显示器和一台类似服务器机箱的设备在虚拟运行着,
发出幽幽的蓝光。墙壁上,投影着一些模糊的设计图纸和复杂的数据流图,
其中一些图表的核心,赫然有着与自燃存储体上相同的**齿轮标志**!
这里是一个……**隐藏起来的工作室?
** 一个用某种残留的“信息执念”或者说“数据幽灵”形态保存下来的秘密空间!
周明走近那张虚拟的书桌。他看到桌面上散落着一些虚拟的文件,
告》、《异常信号源分析与屏蔽》、《非标准信息载体编码研究》……落款处有潦草的签名,
他辨认出其中一个,正是**张振国**!张工果然在这里进行着某种秘密研究!
而且研究内容,似乎与“异常信号”、“非标准信息”有关!这难道就是火灾的真正起因?
就在这时,AR眼镜的视野突然剧烈地闪烁起来,如同受到强干扰。
墙壁上投影的图纸和数据流开始扭曲、崩溃。一个焦急的、带着电流杂音的男性声音,
突兀地在周明耳边响起,这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听觉神经,
种残留的“信息”:**“不行……他们发现了……备份……小雅……”**声音断断续续,
充满了绝望。紧接着,另一个更加冰冷、毫无感情的电子合成音插了进来,
带着一种绝对的掌控感:**“协议七号:清理。”**“不——!
”那个男性声音发出一声短促的悲鸣,随即戛然而止。“嘭!
”一声虚拟的、却仿佛在灵魂层面炸响的爆裂声传来。周明看到AR视野中,
那台运行的服务器机箱冒出了虚拟的火花和浓烟,整个工作室的景象开始急速变得不稳定,
如同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而在景象彻底消失前的最后一瞬,周明看到,在虚拟的浓烟中,
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小雅的身影,在书桌旁一闪而过,她回头看了周明一眼,
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求救,而是充满了巨大的悲伤和……警告。然后,一切归于沉寂。
AR眼镜的嗡鸣停止了,镜片上显示的数据流恢复正常。
仓库里依旧是被灰尘覆盖的破败景象,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但周明知道,
那不是幻觉。他刚刚“旁听”到了十五年前,
在这个地方发生的、导致张家悲剧的某个关键片段!**“协议七号:清理。
”**那个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像毒蛇一样缠绕上他的心脏。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协议七号:清理”——仿佛还在废弃仓库的空气中回荡,
带着一种非人的决绝。周明站在原地,浑身发冷,刚才AR视野中那虚拟的爆炸和浓烟,
以及小雅最后那个悲伤而带着警告的眼神,都无比真实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这不是简单的灵异事件,这是一场发生在十五年前的、有预谋的灭口!张振国一家,
是因为某项触及到某些人利益的神秘研究而被“清理”的!而执行清理的,
似乎是一个拥有极高技术能力、手段冷酷无情的组织。周明快步离开了那个令人窒息的仓库。
回到养父的老屋,他反锁上门,心脏仍在剧烈地跳动。他需要重新审视一切,
尤其是养父周师傅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养父保存了青云路177号的照片;养父与张振国是同事,
合影留念;养父藏起了那个关键的、刻有“ZY-077”编号的存储体;而现在,
在那个由数据幽灵构成的秘密工作室里,出现了带有养父签名的文件!周明再次打开电脑,
调出之前在仓库里用AR眼镜内置录像功能录下的片段他习惯性地开启了录制,
以防错过细节。他逐帧播放,定格在那些虚拟文件签名的画面上。
**周德昌**——养父的名字,
清晰地签署在几份《077项目外围安保支持日志》和《物资交接清单》上。
日期贯穿于火灾发生前的三个月。养父,周德昌,并非毫不相干的局外人。
他是“077项目”的参与者,负责的是……外围安保和支持!这意味着,
养父不仅知道这个项目,他很可能亲眼目睹了项目进行中的一些异常,
甚至……他可能预感到了一些危险?
所以他偷偷藏起了那块可能存有关键数据的存储体ZY-077?
周明回想起李卫国欲言又止的话——“老周当年就是因为……唉,算了。” 现在想来,
这句未尽之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隐情?养父是因为内心的愧疚,
还是因为知道太多而被迫沉默,才在余生对此事绝口不提?
一个新的、更可怕的念头浮现在周明脑中:养父的脑溢血,去世得如此突然,
真的只是意外吗?自己开始调查这件事,触动了当年的秘密,会不会……他不敢再想下去。
一股混合着愤怒、悲伤和巨大压力的情绪攫住了他。
他不仅是在为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讨回公道,更是在揭开养父至死都可能无法安息的谜团!
他再次拿起那张养父与张振国等人的黑白合影。照片上,年轻的养父笑容朴实,
他为救我抗下七刀,却在十年后为别的女人嫌弃我柳依依霍臣非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他为救我抗下七刀,却在十年后为别的女人嫌弃我柳依依霍臣非
兰兰程明《给爸爸送车后我被逐出了户籍》_(兰兰程明)热门小说
李欣欣小青阿《女儿说我抢他爸爸,我轮回也要当她后妈》_(李欣欣小青阿)热门小说
妹妹为何头破血流程舜东林芊雪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妹妹为何头破血流(程舜东林芊雪)
号称能通灵的妹妹预言我的死亡,结果被反杀了(江织月万春莺)全本免费小说阅读_全文免费阅读号称能通灵的妹妹预言我的死亡,结果被反杀了江织月万春莺
好好一个福星,硬是被你逼成灾星(林晚儿萧慎)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完结免费好好一个福星,硬是被你逼成灾星林晚儿萧慎
旧年风雨扰新梦苏梦梦霍景澜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旧年风雨扰新梦苏梦梦霍景澜
未婚夫女秘书让我找精神小伙谈一天恋爱,我直接谈一辈子(林晚晚顾景川)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完结免费未婚夫女秘书让我找精神小伙谈一天恋爱,我直接谈一辈子林晚晚顾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