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光前的暗影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旧手机的屏幕彻底陷入黑暗,像一只熄灭了所有希望的眼睛。

林晚星用力按着电源键,指尖因过度用力而泛白,但机器毫无反应,仿佛一块冰冷的砖头。

一股冰冷的恐慌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让她几乎窒息。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句老话在此刻显得如此刻薄而真实。

没有手机,她不仅无法与外界联系,更重要的是,她刚刚鼓足勇气准备接触的“新世界”,那扇由“红姐”把守的门,在她面前轰然关闭。

没有通讯工具,一切计划都成了空中楼阁。

她颓然地坐回椅子上,目光空洞。

书桌上,催缴学费的邮件提示仿佛还在眼前跳动,与眼前这部***的手机形成了绝望的二重奏。

难道连命运都在阻止她,告诉她那条路行不通吗?

不,不行。

一股倔强从心底升起。

她林晚星从来不是轻易向现实低头的人。

否则,她也不会从那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小城,一路考到这里的名牌大学。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首先,需要一台能用的手机,至少是能登录社交软件和接打电话的设备。

买新的绝无可能,最便宜的机型她也负担不起。

唯一的办法,是去修。

她翻遍钱包和抽屉的每一个角落,将所有的零钱和纸币堆在一起,仔细清点。

一百二十三块八毛。

这是她目前能动用的全部流动资金。

其中大部分,是她原本计划用到月底的餐费。

“够吗?”

她心里完全没底。

对于电子产品的维修,她一无所知。

第二天下午没课,林晚星揣着这笔“巨款”,走进了学校后门那条以维修手机和出售二手电子产品闻名的小巷。

巷子里充斥着各种零件的味道和维修师傅敲打键盘的哒哒声,与她平日里熟悉的书香校园判若两个世界。

她选择了一家看起来相对正规,顾客也多的小店。

柜台后的老师傅接过手机,只是拆开后背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

“小姑娘,你这手机型号太老了,电池鼓包,把排线都顶坏了。

修的话,光配件加工时费,少说也得两百块。”

老师傅的语气很平淡,却像一把锤子砸在林晚星心上。

“两百……”她攥紧了口袋里那叠皱巴巴的钞票,感觉它们像烙铁一样烫手,“师傅,能……便宜点吗?

我只是需要它能暂时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就好。”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脸颊因窘迫而微微发烫。

她讨厌这种讨价还价的感觉,这让她觉得自己无比狼狈。

老师傅打量了她一下,或许是看她学生的模样确实拮据,语气缓和了些:“你这机子修了也不划算。

我这儿有便宜的二手智能机,虽然旧点,但保证能用,三百块拿走。

比你修这个强。”

三百。

依然超出了她的预算。

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放弃时,旁边一个也在等待维修的男生插话了:“同学,你要是不打游戏,只是基本通讯和社交软件的话,我有个更旧一点的闲置机,可以一百五转给你。

就是外观有点磕碰。”

峰回路转。

林晚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看向那个男生。

他看起来像是高年级的学长,表情诚恳。

一番简单的检查和试机后,她用自己的“全部家当”换回了那部伤痕累累但功能尚存的二手手机。

握着这部陌生的、带着他人使用痕迹的手机,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是庆幸解决了燃眉之急,也是为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而感到心酸。

回到宿舍,她第一时间将SIM卡插入新(旧)手机,开机,联网。

熟悉的社交软件图标亮起,她迫不及待地点开,找到了与“红姐”的聊天框。

好友申请己经通过了。

对方没有发来任何消息,沉默得像一个考验。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模仿着方瑜平时说起工作时的语气,尽量显得专业而不卑不亢地发送了第一条消息:“红姐您好,我是方瑜推荐来的林晚星,对贵厅的语音主播***很感兴趣,请问现在还在招聘吗?”

消息发出去后,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

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在接受审判。

她不断地点亮屏幕,查看是否有了回复,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忐忑。

几分钟后,手机终于震动了一下。

红姐的回复言简意赅,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干练:“在。

发一段你的语音条过来,内容不限,清唱、朗诵、即兴发挥都可以。

主要听音色和语感。”

来了。

第一道关卡。

林晚星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她原本以为会先有一番文字交流,没想到首接进入了“试音”环节。

这让她连一点点缓冲和准备的余地都没有。

录音。

这个简单的动作此刻变得无比艰难。

她下意识地环顾空无一人的宿舍,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眼睛在注视着她。

她清了清嗓子,试图找到一个最“好听”的发音位置,却觉得喉咙发紧,声音都带着僵硬的质感。

录什么?

唱歌?

她五音不算全,但也绝不突出。

朗诵?

显得过于刻意和做作。

即兴发挥?

说什么?

大脑一片空白。

社会学理论、数据分析方法在此刻全都派不上用场。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所要依仗的,仅仅是她的“声音”本身——这个她二十年来习以为常,从未特别珍视过的东西。

她下意识地点开了红姐的朋友圈,想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红姐的朋友圈没有设置权限,内容大多与语音厅相关:庆祝某位主播收到大额礼物的截图、厅内活动的预告、偶尔转发一些关于声音技巧和情绪管理的文章。

其中一条动态,是转发一篇名为《声音的价值:在喧嚣世界中提供情绪港湾》的文章。

红姐的配文是:“我们贩卖的不是声音,是陪伴,是情绪价值。

能理解这一点的,才能走得长远。”

“情绪价值……陪伴……”林晚星喃喃自语。

这几个字像钥匙,轻轻转动了她内心的某把锁。

她似乎触摸到了这个行业的某种内核,与她之前理解的纯粹“取悦”有所不同。

她再次拿起手机,打开了录音功能。

这一次,她没有刻意去“表演”,而是闭上眼睛,努力回想昨天黄昏时,那种被现实压迫的孤独与迷茫,以及看到招聘广告时,那一闪而过的、想要抓住一丝光亮的微弱希望。

她轻轻对着话筒,用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带着些许疲惫却又异常真诚的语调,缓缓说道:“有时候觉得,城市很大,我们很小。

就像今晚,一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着路灯把自己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明明周围有很多人,却好像隔着一层透明的墙。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也曾在这样的时刻,感到过同样的……孤独。”

她没有使用任何技巧,只是将那一刻真实的情绪,通过声音,轻轻地传递了出去。

录音结束,发送。

她看着屏幕上那条短短的语音条,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

这不再仅仅是一段声音样本,更像是她剖开的一部分内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