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我便目睹宫廷中的明争暗斗,权力的更迭如同风云变幻,让我深刻明白,唯有站在最高处,方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庇佑万民。
在那漫长而严苛的皇子生涯里,我日夜苦读经史子集,研习兵法谋略,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只为了能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每一次的宫廷宴会上,我看着那些阿谀奉承、勾心斗角的嘴脸,心中的志向愈发坚定——我要终结这混乱的局面,建立一个真正太平盛世。
终于,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后,我披荆斩棘,一路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登基大典那日,金色的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金銮殿内,群臣如潮水般涌动,纷纷跪地朝拜,那整齐划一的“万岁”之声,如同滚滚雷鸣,在殿内久久回荡。
我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高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峻地俯瞰着这满堂臣子。
心中豪情万丈,大声宣告:“从今往后,这大楚江山便由朕来主宰!朕定要让这天下河清海晏,万民归心。
尔等需尽心辅佐,若有二心,妄图扰乱朝纲,定斩不饶!”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宛如一张巨大而又错综复杂的网,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
户部尚书林谦,表面上对我恭敬有加,实则在赋税征收上屡屡懈怠,致使国库空虚;吏部侍郎周康,更是结党营私,公然卖官鬻爵,将朝廷的官职当作自家的买卖,搞得官场乌烟瘴气。
退朝之后,我径直来到御书房,命人宣林谦与周康前来。
不多时,二人匆匆赶来,一进书房便跪地请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端坐在书桌后,冷冷地看着林谦,开口道:“林谦,朕命你负责赋税征收,乃是对你的信任,可你却屡屡懈怠,致使国库空虚。
如今,朕再给你一月时间,务必将今年的赋税如实上缴国库,若有差池,提头来见!”我的目光如利刃般刺向他,林谦吓得浑身颤抖,头如捣蒜般叩地:“陛下,微臣罪该万死!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随后,我将目光转向周康,怒声呵斥:“周康,你可知罪?朕听闻你在吏部任职期间,***,收受贿赂,公然卖官鬻爵,败坏我大楚官场风气。
朕念你初犯,暂不治你死罪,即刻革去官职,回乡反省。
若再有此类行径,定不轻饶!”周康面色如土,瘫倒在地,涕泪横流地求饶:“陛下,陛下开恩啊!微臣一时糊涂,求陛下再给微臣一次机会……”我却不为所动,示意侍卫将他拖了出去。
处理完这两人,我心中稍感畅快,但深知这只是整顿朝纲的第一步。
这时,贴身太监王福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躬身禀报:“陛下,选秀事宜已经筹备妥当,只等陛下定夺。”
我嘴角微微上扬,这天下是我的,这世间美人自然也应由我挑选。
“传朕旨意,三日后举行选秀。”
三日后,选秀大典在后宫盛大举行。
后宫之中,一片花团锦簇,佳丽们身着华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宛如百花争艳。
我迈着沉稳的步伐,在一众秀女间漫步,细细打量着每一张年轻而姣好的面容。
突然,一位身着淡蓝色罗裙的女子映入我的眼帘。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一朵清新脱俗的莲花,在这喧嚣的选秀场中显得格格不入。
她柳眉弯弯,恰似春日新柳;杏眼含波,仿佛藏着万千星辰;琼鼻挺直,樱唇不点而朱;身姿婀娜,气质更是超凡脱俗。
她便是苏瑶,礼部侍郎苏敬之女。
“苏瑶,抬起头来。”
我轻声说道,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苏瑶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如水,与我对视时,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与谄媚,而是透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气质。
“你可愿侍奉朕左右?”我问道,心中竟隐隐有些期待。
苏瑶微微福身,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陛下厚爱,民女荣幸之至。”
我哈哈大笑,对她的回答甚是满意,当即册封苏瑶为贵妃,入主凤仪宫。
自苏瑶入宫后,她便如同一缕清新的风,悄然吹进了我这看似威严却略显沉闷的宫廷生活。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而她,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更有着一颗聪慧过人的心,对朝堂之事往往能提出独到且精妙的见解。
这一日,我在御书房中,为北方边疆战事愁眉不展。
北方蛮夷近年来愈发猖獗,屡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边疆守军虽英勇抵抗,但粮草供应却成了大问题。
军粮迟迟未到,将士们饿着肚子,如何能全力迎敌?这局势,当真是十万火急。
苏瑶轻移莲步,悄然走进御书房。
她见我满脸愁容,双眉紧锁,眼神中满是担忧。
她款步走到我身旁,轻声问道:“陛下,何事如此烦恼?可愿说与臣妾听听?”我抬起头,看着她那关切的模样,心中的烦闷似乎减轻了几分。
我将边疆战事的严峻形势,尤其是粮草供应不足的棘手问题,详细地告知了她。
苏瑶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粮草乃行军打仗的根本,这供应不足的问题若不解决,边疆战事恐难有转机。
臣妾听闻,此次粮草供应延误,是因为负责押送粮草的官员***,故意拖延。
陛下可派一位信得过的大臣前往督办,一来确保粮草能尽快、足额地送到边疆;二来也可趁机整顿军纪,严惩那些失职的官员,以儆效尤。
如此,或许能解边疆燃眉之急。”
我听了苏瑶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不禁对她的聪慧赞赏有加。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道:“爱妃,你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朕思路大开。
没想到,你一个女子,竟对军国大事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苏瑶微微一笑,略带羞涩地说道:“陛下过奖了。
臣妾只是平日里听陛下谈论朝堂之事,耳濡目染,才有了一些愚见。
但愿能对陛下有所帮助。”
我立刻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合适的人选。
苏瑶看着我,又说道:“陛下,派去的大臣,不仅要忠诚可靠,还需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能镇得住那些官员,确保粮草顺利押送。”
我点头称是,说道:“爱妃所言极是。
朕心中已有合适人选,忠勇侯赵毅,此人忠诚不二,且行事果断,定能完成这重任。”
于是,我当即下旨,任命忠勇侯赵毅为粮草督办大臣,即刻启程前往边疆,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粮草供应问题。
同时,下令将负责粮草押送的失职官员先行革职查办,待赵毅查明详情后,再做进一步惩处。
在赵毅的督办下,粮草押送的效率大大提高,一批批粮草顺利运往边疆。
边疆守军得到充足的粮草补给后,士气大振,对蛮夷的抵抗也愈发顽强。
最终,成功击退了蛮夷的进犯,边疆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然而,我的这一行为,却引起了朝中部分大臣的不满。
他们认为后宫不得干政,我与苏瑶商议朝堂之事,坏了祖宗规矩。
一日早朝,御史中丞李源出列,手举笏板,神色严肃地奏道:“陛下,后宫不得干政乃祖宗家法,历经数代,从未更改。
如今陛下事事与贵妃商议,恐坏了祖宗立下的规矩,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疏远贵妃,以免朝堂上下议论纷纷,动摇国本。”
众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声四起。
我心中不悦,皱起眉头说道:“李源,朕自有分寸。
贵妃只是为朕提供些见解,并未干预朝政。
况且,此次边疆战事,若不是贵妃提醒,朕还不知要费多少周折。
此事无需再议!”李源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陛下,贵妃此举虽看似有益,但开了此先例,恐日后后宫众人效仿,扰乱朝堂。
还望陛下三思啊!”我心中恼怒,但念及李源乃朝中老臣,且一心为江山社稷着想,便强压怒火,说道:“李爱卿,朕明白你的担忧。
但朕相信贵妃的为人,她绝不会做出扰乱朝堂之事。
你退下吧。”
退朝后,我满心烦闷地来到凤仪宫。
苏瑶见我脸色不佳,赶忙迎上前来,关切地问道:“陛下,可是朝堂上发生了何事?”我将早朝之事告知苏瑶,苏瑶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说道:“陛下,臣妾不想因自己而让陛下为难。
往后臣妾会尽量避免参与朝堂之事,以免让陛下背负骂名。”
我握住苏瑶的手,心疼地说道:“爱妃,你无需如此。
朕既宠爱你,便不会让你受委屈。
那些大臣若再敢多言,朕定不饶他们。
此次若不是爱妃的主意,边疆战事不知要如何艰难。
朕相信你的见识,往后朝堂之事,你依旧可畅所欲言。”
苏瑶眼中含泪,感动地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妾无以为报。
但为了陛下的江山,臣妾还是谨慎些为好。
若因臣妾而让陛下与大臣们心生嫌隙,臣妾万死难辞其咎。”
看着苏瑶如此深明大义,我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这江山,是我一生的责任;这红颜,是我一生的挚爱。
我定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守护好我所珍视的一切。
正当我以为在苏瑶的陪伴与辅佐下,大楚江山会愈发稳固,我们能携手共创太平盛世之时,南方楚州却如平地惊雷般爆发了叛乱。
叛军以“清君侧,除奸佞”为蛊惑人心的口号,迅速集结起一股庞大的势力,一路攻城略地,所到之处,百姓遭殃,局势岌岌可危。
这日,我在金銮殿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殿内气氛凝重,大臣们神色各异,或焦虑,或沉思,或惶恐。
我面色严峻,目光扫过众人,率先开口道:“南方楚州叛乱,叛军来势汹汹,诸位爱卿有何良策?”丞相陈启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叛军势大,且一路势头正盛。
若贸然派兵镇压,恐我军伤亡惨重。
依老臣之见,不如先招安,许以叛军首领高官厚禄,再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大将军王猛却立刻出列,大声反驳:“丞相此言差矣!叛军狼子野心,公然反叛朝廷,此乃大逆不道之罪。
招安不过是缓兵之计,他们怎会真心归降?陛下应立刻派兵剿灭,以正国法,彰显我大楚天威!若不趁此时机将其扑灭,待其势力坐大,后果不堪设想。”
两位重臣意见相左,大臣们也随之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我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陷入两难的抉择。
此时,探马急匆匆闯入殿内,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叛军已逼近京城五十里,前锋部队距京城不过一日路程!”此言一出,朝堂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皆面露惊恐之色。
局势危急,容不得我再有丝毫犹豫。
我猛地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向王猛,大声下令:“王猛听令!朕命你率领十万大军,即刻出征,务必剿灭叛军,保我大楚江山安稳!若有懈怠,军法处置!”王猛单膝跪地,抱拳领命:“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不剿灭叛军,誓不还朝!”言罢,转身疾步离开朝堂,奔赴前线。
然而,就在大军出征后不久,我收到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密探来报,此次叛乱的主谋竟是苏瑶的兄长苏桓。
我手中紧握着密报,呆坐在御书房中,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面对苏瑶。
回到后宫,苏瑶已得知兄长叛乱之事,她身着素服,泪流满面地跪在凤仪宫的大殿中央。
见我进来,她伏地痛哭道:“陛下,臣妾罪该万死,兄长犯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妾愿以死谢罪,只求陛下能从轻发落苏家其他人。”
我赶忙上前扶起苏瑶,看着她那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虽有愤怒,但更多的是心疼。
我轻声说道:“爱妃,此事与你无关,你无需自责。
朕相信你对朕的一片真心。”
苏瑶哭着说道:“陛下,臣妾虽与兄长多年未见,但他做出这等事,臣妾实在无颜面对陛下。
还望陛下能严惩兄长,以正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