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市里的楚语密码沈川市的六月,空气黏得像块化不开的麦芽糖。
楚味巷夜市的霓虹灯牌在雨雾里晕成一片模糊的橘红,江渝蹲在塑料凳上,
手机支架斜斜支在油腻的折叠桌上,镜头精准地怼着沸腾的芝麻酱桶。“看到没?
热干面的灵魂是掸面 ——” 他卷着袖口揉面,手腕翻转间,
碱水面在竹匾上甩出利落的弧线,楚语特有的卷舌音混着蒸汽飘出,“你们看这面条,
要像甩鞭子似的,
弹幕稀稀拉拉地爬过屏幕:听不懂方言啊主播这摊卫生条件看着一般楚江人表示,
热干面哪有蹲在路边吃的江渝正想切换成蹩脚的普通话,
邻桌突然传来 “啪” 的一声闷响,像是某种昂贵材质被用力拍在桌面上。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截剪裁精良的西装裤管,顺着往上,是只戴着钻石袖扣的手正按着菜单,
腕骨线条冷硬。“让基地把苜蓿草的含水量再降三个百分点,
” 女人的声音裹着漠北口音特有的低沉,像是冰碴子掉进瓷碗,“下周我要去沈川督查,
要是再出上次的纰漏,你就不用来见我了。”挂了电话,那女人转头看向菜单,
视线在 “热干面” 三个字上停留了足足三秒,眉头拧成个川字。
她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桌面,昂贵的定制套装与周遭油腻的环境格格不入,
像是误闯贫民窟的白天鹅。江渝看得有趣,手里的动作没停,
楚语顺着嘴边溜出来:“要加辣萝卜丁和酸豆角,” 他举着竹筷敲了敲旁边的小料碟,
“芝麻酱得用芝麻油调,不然会涩。”女人猛地抬头,目光像淬了冰。江渝这才看清她的脸,
眉眼锋利,唇线紧抿,唯独眼底藏着点不易察觉的疲惫。更戏剧性的是,
他的手机镜头正对着这一幕,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这谁?
气场好强主播撞枪口上了哈哈哈这女的穿的是北漠集团的定制西装吧?
我在财经杂志上见过“你哪位?” 女人的指尖在桌面上顿了顿,
钻石袖扣在夜市昏暗的灯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江渝慢吞吞地关掉直播,
从帆布包里掏出本皱巴巴的农业杂志。杂志封面已经卷了边,某一页被折出深深的折痕,
上面印着眼前这女人的专访 ——《北漠千金凌珊:让草原的风刮进南方的田》。“凌总,
” 他用手指点了点杂志上的配方表,“您基地的青贮饲料配方,是不是总在雨季发霉?
”凌珊的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下。这个问题,连集团的技术总监都没能给出完美解决方案。
江渝没在意她的反应,继续说道:“楚江老法子会加糙米壳发酵,您试试?” 他笑了笑,
露出两颗小虎牙,“我爷爷种了一辈子田,他说这法子比什么高科技都管用。
”凌珊盯着他沾满面粉的手指,又看了看他裤脚上沾着的泥点,
突然想起父亲上周在电话里的训斥:“连沈川的风土人情都搞不懂,还想盘活那个农业基地?
趁早滚回漠北去!”她沉默片刻,从包里抽出张烫金名片推过去:“明天上午九点,
北漠农业基地,让特助接你。”江渝拿起名片,指尖不小心蹭过她的指腹,
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了手。“对了,” 凌珊起身时又回头,“热干面的吃法,谢了。
”三天后,江渝站在北漠农业基地的玉米地前,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一望无际的绿色延伸到天边,智能灌溉系统喷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架起彩虹,
确实比楚江老家的稻田气派多了。“江先生,这边请。” 特助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说话客客气气,眼神里却藏着审视。江渝没跟着他走,反而脱了鞋,光脚冲进田里。
冰凉的泥土裹住脚踝,带着熟悉的腥气。他抓起一把土凑到鼻尖,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这里的黏土保水性太强,” 他朝远处的凌珊喊道,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
“得掺楚江的河沙,不然玉米根会烂在地里。”凌珊正在和技术员说话,闻言愣了愣。
技术员脸色尴尬:“江先生,我们的土壤检测报告显示……”“报告是死的,土是活的。
” 江渝打断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些褐色颗粒,“这是楚江的河沙样本,
你拿去测测。”远处传来农机的轰鸣声,凌珊望着那个在玉米地里蹲下身子,
认真研究土壤的背影,突然想起爷爷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土地认人,你对它上心,
它就给你长好庄稼。”她掏出手机,给特助发了条信息:“把江渝的资料整理好,
我要他的详细背景。”风吹过玉米地,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应和着什么。江渝蹲在地里,
看着自己的脚印慢慢被泥土填满,突然觉得,这片陌生的土地,好像也没那么难相处。
章 发酵池里的暗战第二章:发酵池里的暗战江渝把直播间搬进北漠农业基地仓库的第三天,
二十万观众在线看他给玉米脱粒。他戴着顶褪色的草帽,裤脚卷到膝盖,
露出晒成古铜色的小腿。楚语山歌混着脱粒机的轰鸣从手机里飘出来,
弹幕突然热闹起来:这方言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却莫名上头后面那排智能设备是北漠集团的吧?主播背景这么硬?楚江人报道!
这脱粒手法和我爷爷一模一样江渝正笑着展示手里饱满的玉米粒,
仓库门口突然传来皮鞋碾过碎石的声响。他抬头,
看见个穿丝绸衬衫的中年男人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进来,袖口绣着北漠集团的狼头标志。
“凌二叔。” 特助小周脸色一白,悄悄拽了拽江渝的衣角。男人没看江渝,
径直走到脱粒机前,用戴着玉扳指的手指拨了拨玉米,
突然冷笑一声:“北漠集团要的是智能农业,不是田间杂耍。”江渝关掉直播音效,
草帽往头上压了压:“二叔是吧?这些玉米要是不这么脱粒,胚芽会碎。”“你算什么东西?
” 凌二叔猛地转身,玉扳指差点戳到江渝脸上,“北漠花钱请你来是搞技术的,
不是让你对着手机唱山歌的!”仓库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江渝正要开口,
却被匆匆赶来的凌珊拦住:“二叔,江渝是我请来的技术顾问。”“技术顾问?
” 凌二叔扫过江渝沾着玉米须的工装裤,“我看是你找来的玩伴吧?
爸要是知道你把基地变成直播间,非扒了你的皮不可。”凌珊没接话,
只是朝江渝递了个眼神。那天下午,她把江渝叫到办公室,
推开窗户:“看到那排发酵池了吗?雨季快到了,去年的霉菌问题必须解决。
”江渝望着远处蓝色的发酵池,突然说:“我爷爷的泡菜坛从来不会发霉。”当晚,
沈川市就下起了暴雨。凌晨三点,江渝被雷声惊醒,抓起雨衣就往基地跑。
发酵池的帆布被狂风掀得老高,浑浊的雨水正顺着裂缝往池里灌。他跳进及腰深的水里,
摸索着用铁丝加固帆布,冷不丁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额头撞在池壁上。“操。
” 他摸了摸流血的额头,咬着牙继续捆铁丝。天快亮时,雨终于小了。江渝瘫坐在池边,
看着被自己加固好的帆布,突然笑出声。这时,仓库方向传来脚步声,他抬头,
看见凌珊举着伞站在雨里。“你怎么来了?” 江渝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凌珊没说话,
只是举起手里的检测报告:“二叔说,是你直播时违规操作,才把发酵池搞坏的。
”江渝的笑僵在脸上。他接过报告,手指划过 “管理员操作记录” 那一栏,
突然指着其中一行:“这个时间点,他在给池壁刷漆,用的还是劣质防水涂料。
”凌珊的脸色沉了下来。她转身要走,却被江渝叫住:“等等。
” 他从仓库角落拖出个啃了一半的馒头,“我爷爷说,发酵池要像家里的泡菜坛,
得用心养。”那天晚上,两人在办公室改图纸到天亮。
江渝画出楚江传统的 “八卦池” 结构,
每个池壁都留着倾斜的排水口:“这样雨水会顺着坡度流走。
”凌珊请来的工程队皱着眉:“这样会影响承重。”“不会,” 江渝指着图纸,
“楚江的梯田就是这个原理,几千年都没塌过。”新发酵池建成那天,
正好赶上第一批饲料出料。技术员打开阀门,带着淡淡米酒香的饲料流出来,
金黄的颜色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这…… 这是怎么做到的?
”江渝笑着撒了把糙米壳:“我爷爷的老法子,加这个发酵,既能防霉菌,又能提香味。
”他打开直播,镜头对着流动的饲料:“家人们看过来,
这就是我们北漠基地的青贮饲料……” 话音未落,直播间的人数突然飙升到百万,
弹幕密密麻麻地滚过:这不是那个豪门千金投资的基地吗?楚语主播出息了!
都和北漠合作了这饲料看着比我家大米还诱人江渝正不知所措,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凌珊发来的信息:“干得不错。” 他抬头,看见她站在仓库门口,阳光透过她的发梢,
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时,凌二叔的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基地。后视镜里,
那个戴着草帽的年轻人正对着手机滔滔不绝,他捏紧方向盘,玉扳指深深陷进肉里。
暴雨过后的天空格外蓝,发酵池的排水口还在滴着水,像一串没断的珍珠。江渝不知道,
这场关于发酵池的暗战,才刚刚开始。
三章 地标大屏上的楚语独白第三章:地标大屏上的楚语独白燕麦收割季的晨光刚漫过田埂,
江渝的镰刀就划开了第一簇麦穗。他举着手机调整角度,镜头里饱满的麦粒沾着露水,
楚语解说词刚到嘴边,弹幕突然像被捅翻的马蜂窝。啧啧,这就是被北漠千金包养的主播?
穿得再土也遮不住软饭男的本质听说北漠集团的股价都被他带崩了,
真有你的污言秽语像蝗虫似的爬满屏幕,江渝的手猛地一抖,
锋利的镰刀在麦秆上划开道歪斜的口子。他盯着那道伤口,
突然觉得眼眶发烫 —— 昨天刚收到奶奶寄来的新镰刀,
楚江的老木匠说这刀刃能映出人影。手机在裤兜里疯狂震动,是凌珊的号码。
“来顶楼会议室。” 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电流般的紧绷。
江渝攥着沾麦芒的手机走进北漠集团总部,大理石地面映出他裤脚上的泥点。
电梯升至顶层时,隐约听见会议室里的争吵声,
其中一个尖利的嗓音刺破门缝:“必须让那个楚江小子滚蛋!否则股东们不会同意的!
”他推开门的瞬间,争吵声戛然而止。凌珊正站在长桌尽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对面坐着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都是北漠集团的元老。“江渝是技术顾问,
不是你们说的小白脸!” 凌珊的声音陡然拔高,眼角的余光瞥见门口的江渝,“来得正好,
让他们看看你的本事。”江渝刚要迈步,落地窗外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
所有人转头望去 —— 沈川市最繁华的地标大屏上,
正播放着他在漠北草原的画面:裹着军大衣跪在雪地里,双手捧着刚出生的牛犊,
楚语旁白混着风雪声:“每颗草都有脾气,就像人…… 你对它真,它就给你长力气。
”画面切换,是他蹲在楚江稻田里测水位的侧脸,
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这土要喝三分水,多了少了都不行,
跟做人一个理……”“这是我用集团营销费投的。
” 凌珊把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推到他面前,玻璃幕墙外,她的身影和大屏上的画面重叠,
“花了七位数,够买你直播十年的设备了。”江渝望着屏幕里自己晒得黝黑的脸,
突然没忍住笑出声:“我奶奶要是在楚江的电视机上看见,
肯定得拎着藤条来沈川 —— 她说上电视抛头露面,不如在家插好三分地的秧。
”会议室里的元老们面面相觑,刚才叫嚣得最凶的老头干咳两声:“凌总,
这…… 是不是太张扬了?”“张扬?” 凌珊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目光扫过全场,
“北漠集团从漠北草原走到沈川,靠的从来不是藏着掖着。江渝的技术价值,
比你们坐在办公室里算的 KPI 实在得多。” 她转头看向江渝,“明天带你去楚江,
我倒要看看,能养出这种技术员的土地,到底有什么门道。”当晚的庆功宴设在基地食堂,
大师傅端上道硬菜 —— 楚江风味的红烧鱼杂,据说是江渝指导着做的。
小周举着可乐杯凑过来:“江哥,你火了!现在网上都叫你‘最硬核农业主播’。
”江渝的手机突然弹出条新私信,是个楚江 IP 的陌生号码:小渝,
奶奶在电视上看见你了。别听旁人瞎咧咧,把地种好,比啥都强。他抬头时,
正撞见凌珊站在食堂门口打电话,月光落在她肩头,像撒了层漠北的细雪。“爸,
我知道你担心股价,” 她的声音放软了些,“但这次我没做错。
江渝他……”江渝没再听下去,低头给奶奶回信息:放心,明天就回楚江看看。
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食堂的灯突然闪了闪,像是楚江老家的萤火虫落在了沈川的夜里。
他不知道,凌珊挂了电话后,
正对着手机里的八卦新闻出神 —— 标题赫然写着《北漠千金为楚地主播斥资百万,
真爱还是炒作?》,配图是两人在发酵池边讨论图纸的侧影,
阳光把他们的影子织成了一张网。“明天去楚江,得带件厚外套。” 凌珊对着空气轻声说,
晚风从食堂窗户溜进来,带着刚收割的燕麦香,混着楚江鱼杂的辣气,
在夜色里酿成了种奇怪的温柔。第四章:楚江边的稻穗密码楚江市的晨雾裹着水汽,
把成片稻田泡成了淡绿色的海。江渝踩着露水往村里走,胶鞋陷进泥里的声音,
惊飞了稻丛里的白鹭。“小渝?” 竹篱笆后传来苍老的声音,
江爷爷拄着枣木拐杖站在晨光里,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你把北漠的金凤凰领回来了?
”凌珊从越野车副驾下来时,正撞见老人用楚语念叨。她下意识理了理西装裤脚,
却被江渝拽着往地窖走:“爷爷的宝贝都在这儿。”地窖入口盖着块青石板,
掀开时涌出股混合着酒香的潮湿气。江爷爷弯腰点燃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
十几个陶罐整齐地码在土台上,罐口蒙着的纱布绣着楚江特有的稻穗纹。
“三十年前我试这个配方,被骂瞎折腾。” 老人用拐杖敲了敲最底层的陶罐,
“那时候的公社书记说,种地要学苏联老大哥,搞什么古法发酵?”江渝拧开罐盖,
琥珀色的青贮饲料泛着油光,凑近能闻到淡淡的米酒香。凌珊戴着手套捻起一点,
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这湿度控制得比我们的智能系统还精准。”“土办法有土道理。
” 江爷爷往烟袋里填着烟丝,“就像楚江的雨,看着绵,实则烈,藏不住假东西。
” 他突然看向凌珊,“北漠的丫头,你信这些?”凌珊还没来得及回答,
手机突然疯狂震动。屏幕上弹出的财经推送标题刺眼 ——《北漠集团深陷添加剂丑闻,
多地超市紧急下架其产品》,配图是她在沈川基地剪彩的照片,
被人用红笔圈出了发酵池的位置。“二叔又搞事了。” 江渝的脸色沉下来,他刷开评论区,
满屏都是 “资本果然没良心”“难怪要请主播洗白”。凌珊拨通特助电话时,
指节在手机壳上掐出了红印:“查清楚是谁放的假报告,现在、立刻、马上。
”挂电话的瞬间,院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十几个举着摄像机的记者挤在篱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