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疯名远扬?正合我意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沈眠眠被簇拥着回到辅国公府时,场面堪称壮观。

她浑身湿透,沾满泥污,发髻散乱,被两个健壮婆子几乎是架着进的府门。

“我的心肝!

这是怎么了!”

母亲温氏最先扑上来,眼泪瞬间就下来了。

祖父辅国公沈擎和父亲沈弘文虽端着架子,但眼中的焦急藏不住。

三个哥哥更是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

沈眠眠立刻戏精上身,哇一声就哭出来,哭得那叫一个委屈凄惨,上气不接下气。

“祖父…爹…娘…呜呜…差点就见不到你们了!”

“那破马…它发疯!

差点撞死人!

吓死我了…呜呜…”她一边哭诉,一边巧妙地将惊马过程又“描述”了一遍。

重点突出马匹突然发狂,自己如何“侥幸”摔进藤筐“救”了那对母子,以及…谢临舟是如何“冷嘲热讽”、“落井下石”的。

当然,药力和身体本能的事,只字未提。

“岂有此理!

查!

给老夫彻查那匹马!”

沈擎一拍桌子,怒声道。

沈弘文也脸色铁青:“定是那起子小人作祟!

竟敢害到我辅国公府头上!”

温氏只顾着搂着女儿心肝肉地叫着,吩咐下人快去请太医。

二哥沈追风一脸愧疚:“都怪我,不该弄那匹烈马回来…”沈眠眠抽抽搭搭:“不怪二哥…是有人…有人见不得我好…”她适时地暗示,将祸水引向可能存在的“府外仇家”。

毕竟原主嚣张跋扈,得罪的人不少。

这样既能解释惊马原因,又能暂时掩盖府内可能存在的黑手,还符合她“受了天大委屈”的人设。

果然,沈家人更愤怒了,誓要找出幕后真凶。

沈眠眠被送回自己华丽的院落“锦瑟院”,太医来看过,只说受了惊吓,有些皮外伤,开了安神汤药。

她舒舒服服泡了个热水澡,换上柔软寝衣,躺在铺着软绸的贵妃榻上,吃着丫鬟剥好的水晶葡萄。

这才叫生活啊!

至于查案?

交给父兄去头疼吧。

她只想躺着。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二天,京城流言就炸开了锅。

版本五花八门。

有说她当街纵马行凶,草菅人命的。

有说她运气好到逆天,这样都没摔死也没撞死人的。

但传播最广、最引人津津乐道的版本是——辅国公府那位嫡小姐,被惊马吓疯了!

当街鬼哭狼嚎,胡言乱语,还以一种极其不雅的姿势摔进了垃圾堆!

简首丢尽了勋贵圈的脸面!

消息传回府里,温氏又气又急,忙着要派人去辟谣。

沈眠眠却眼睛一亮。

疯名?

妙啊!

她正愁怎么合理化以后的摆烂和发疯行为呢!

这现成的理由就送上门了!

她立刻拉住母亲,开始表演。

“娘…别去…她们爱说就说去吧…我现在一听马蹄声就害怕…心口疼…我是不是真的…疯了?”

她眼神放空,一副受了***、神神叨叨的模样。

温氏心疼坏了,连忙搂着她安慰:“胡说!

娘的眠眠只是受了惊吓!

好好将养些日子就好了!”

沈眠眠顺势提出:“娘…我能不能不出门了…我怕见人…”温氏哪有不应的,连连答应。

沈眠眠心里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完美!

获得了宅家摆烂的官方许可!

她甚至故意纵容甚至 subtly 推动了一下自己“受***后行为更反常”的传言。

比如,突然让丫鬟去厨房要十只烤鸭,只要鸭皮。

比如,大半夜不睡觉在院子里秋千上晃悠,还哼着不成调子的古怪歌曲。

比如,对着院子里最肥的那条锦鲤絮絮叨叨说半个时辰的话。

辅国公府大小姐吓疯了的名声,算是彻底坐实了。

京城各大茶楼酒肆,都在热议这位汴京第一滚刀肉的“疯迹”。

许多人惋惜(看笑话),也有人暗中拍手称快。

沈眠眠才不在乎。

她窝在自己的豪华院落里,吃吃喝喝,睡觉摸鱼,提前过上了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

偶尔,她会想起惊马时那短暂却强大的身体本能。

那是什么?

原主到底还有什么秘密?

她试探着问过贴身丫鬟,丫鬟只当小姐又“犯病”了,说小姐您自幼体弱,连重物都没提过呢。

沈眠眠按下疑惑,反正目前看来不是坏事。

先享受再说。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