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代荣亲王府3
苏揽月喂秦太妃喝了小半盏温水,又细心地将那颗冰糖放在她触手可及的矮几上。
太妃依旧沉默,但身体不再像最初那样僵硬地绷着,偶尔,目光也会随着窗外摇曳的树枝而微微移动。
这细微的变化,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苏揽月心中漾开希望的涟漪。
她知道,润物细无声,对于太妃这样的心境,耐心比任何猛药都更重要。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原本垂手侍立的宫人们瞬间绷首了身体,连呼吸都放轻了,脸上露出敬畏之色。
曹嬷嬷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随即换上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苏揽月的心微微一沉,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下一刻,身着玄色蟒袍的萧景琰出现在内殿门口。
他高大的身影几乎挡住了门外所有的光,让殿内因刚刚开窗而明亮起来的气氛,又压抑了下去。
他的目光先是极快地扫过窗边软榻上的秦太妃,见她无恙,眼神依旧空洞,眉头蹙了一下。
随即,那冰冷的视线,便牢牢锁定了站在太妃身侧的苏揽月。
“苏氏。”
他开口,声音冷硬,“你好大的胆子。”
没有质问,首接定罪。
曹嬷嬷立刻上前一步,噗通一声跪下,带着哭腔道:“王爷明鉴!
王妃她不顾太妃娘娘凤体孱弱,执意推开窗户,让娘娘受了风寒可怎么是好?
奴婢再三劝阻,王妃却一意孤行,奴婢实在是担心娘娘的安危啊!”
一番话,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将苏揽月的“罪行”坐得实实在在。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宫人都低着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害怕引火烧身。
苏揽月能感觉到那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几乎要将她刺穿。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慌乱在这种情境下毫无用处。
她松开扶着太妃的手,上前一步,对着萧景琰,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姿态放得极低,声音却清晰平稳:“王爷,妾身并非胆大妄为,实在是母妃殿内药气沉郁,光线昏暗,久处此间,莫说病体难愈,便是健康之人,也难免心生郁结,不利于康复。”
她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萧景琰审视的视线,不卑不亢。
“妾身愚见,病人亦需清气与生机。
开窗通风,引入阳光,可驱散病气,提振精神。
让母妃看看窗外生机盎然之景,或能宽慰心怀,于病情有益无害。”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且母妃方才并未反对,还与妾身说了两句话。”
最后一句,如同石子让萧景琰冰冷的眸子闪过细微的波动。
他再次看向自己的母妃,秦太妃依旧望着窗外,对他与苏揽月的对峙毫无反应,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但她确实坐在了窗边,而不是躺在床上。
而且,她说话了?
曹嬷嬷见状,急忙辩解:“王爷,太妃娘娘那是…闭嘴。”
萧景琰淡淡地打断她,声音不高,却让曹嬷嬷瞬间噤若寒蝉。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苏揽月,带着一种审视和探究。
“哦?
母妃与你说了什么?”
苏揽月如实回答:“母妃提及,她年少时,院中也有一株极好的石榴树。”
萧景琰沉默了。
他记忆中的母妃,早年也曾是个明媚鲜活的女子,先帝在时,她的宫中确实种满了石榴树,寓意多子多福。
只是后来父皇驾崩,朝局动荡,他被迫迅速成长,手握权势,却与母妃日渐疏远,不知从何时起,母妃就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他聘请名医,用尽珍稀药材,却无人能让她真正“好”起来。
这个他从未正眼瞧过的冲喜王妃,用了最简单,甚至在他看来是“僭越”的方法,却似乎撬动了一丝缝隙。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那颗未曾动过的冰糖,又落回到苏揽月身上。
这个女子,似乎与他调查来的那个怯懦无能的形象,有些出入。
“即便如你所说,”萧景琰的声音依旧听不出喜怒,“殿内规矩不可废。
母妃若有任何闪失,你当知道后果。”
这是不追究开窗之事了?
苏揽月心中稍定,立刻应道:“妾身明白,定当竭尽全力,小心侍奉。”
萧景琰不再看她,走到秦太妃榻前,低声唤了一句:“母妃。”
秦太妃毫无反应,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萧景琰站了片刻,周身的气息似乎更冷了一些。
他转身,目光掠过苏揽月,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若母妃因你之故,病情有丝毫恶化,本王唯你是问。”
说完,他拂袖而去。
压迫感骤然消失,殿内的宫人们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曹嬷嬷从地上爬起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向苏揽月的眼神更加阴郁,却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挑衅。
苏揽月也暗自松了口气,这第一关,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
萧景琰的默许,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她走回窗边,发现秦太妃不知何时,己经将那颗糖握在了手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
阳光暖暖地照在她们身上,在身后拉出两道影子。
苏揽月知道,她在这座王府的立足之战,才刚刚开始。
而她要“攻略”的,远不止眼前这位抑郁的王妃,还有那位冰冷莫测的王爷,以及这满殿心思各异的宫人。
叮!
检测到关键人物“萧景琰”态度变化,生存压力暂时缓解。
请宿主尽快提升与目标人物“秦太妃”的信任度。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
苏揽月看向窗外那株如火如荼的石榴花,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她一定会找到方法,照亮这片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