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阳公公say Hello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天亮了,日头也探头探脑地出来了,可惜冬天的阳光就像冰箱里的灯——看着亮堂,没啥暖和气儿。

赵大柱一家三口在硬邦邦的炕上伸了个懒腰,睡得那叫一个自然醒,浑然不知自己己经成了赵家村“今日八卦”的头条人物。

“嘶——好冷!”

赵杏儿一边哆嗦一边发号施令,活像个缩在草堆里的小指挥官,“爹!

您老活动活动筋骨,去打两桶水来!

我跟娘在家负责‘升火造饭’!

等咱仨把肚子填巴填巴,就上山去寻宝,管它是值钱的玩意儿还是能塞肚子的野菜,统统拿下!”

“得令!”

赵大柱麻溜地爬起来,顺手抄起墙角那对饱经风霜的水桶。

临出门前,他又不放心地扒着门框回头叮嘱,表情严肃得像要奔赴什么龙潭虎穴:“丫头,秀娘,你俩在家可把门栓好了!

谁来敲门都别应声,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等我回来再说!

咱家这名声吧……”他顿了顿,挤出一个无奈又有点自嘲的笑,“咳,在村里那叫一个‘如雷贯耳’,谨慎点总没错!”

母女俩齐刷刷点头,像两只乖顺的鹌鹑。

等赵大柱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娘俩立刻缩着脖子、搓着手,一头扎进了寒风呼啸的小破院子里,开始她们的“大业”——烧一锅能照见人影的糙米饭。

嗯,严格来说,是烧“一锅饭”,菜?

那是什么?

今天的风味儿挺足,全当配菜了!

赵大柱挑着空桶,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中心走。

他们家被分到这犄角旮旯的村尾,吃口水都得长途跋涉。

必经之路就是那棵盘根错节、号称“村中***”的大榕树。

好巧不巧,早上那群刚在家扒拉完早饭、正满肚子八卦无处安放的婶子大娘们,正带着自家鼻涕娃,组团占领了榕树下最暖和的那片“黄金地段”,准备开启一天的“阳光浴兼情报交流会”。

她们刚铺开小马扎,磕开带来的南瓜子,情报雷达还没预热完毕呢,眼尖的王婶就“哎哟”一声,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李婶:“快看快看!

那谁来了!”

众人齐刷刷扭头,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唰”地聚焦在远处那个挑着水桶、正努力把自己缩成一团、试图降低存在感的“老熟人”——赵大柱同志身上。

榕树下,瞬间安静了。

只有几个不懂事的娃,还在吸溜着鼻涕,好奇地瞅着那个越走越近的“新闻当事人”。

空气中,八卦的气息开始无声地弥漫、发酵…… 赵大柱只觉得后背上的目光,比那冬天的风还扎人此刻,我们的“老熟人”赵大柱同志,还沉浸在“今天天气不错,打水应该挺顺利”的错觉里。

远远瞧见大榕树下聚着一群“老姐妹”,里面还有几个面熟的,本着“远亲不如近邻”(虽然这“邻”有点烫手)的朴素思想,他下意识就想扬起个笑脸,打个“吃了么”的招呼。

谁知,笑容刚堆到一半,吴婶子——也就是大丫娘、石头娘,村里著名快嘴——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亮开了:“哟嗬!

瞧瞧这是谁?

咱们村的无赖头子今儿个怎么舍得挪窝,还挑上水桶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她一边说,一边故意用手在眼前搭了个凉棚,做作地东张西望找太阳。

赵大柱那句“吃了么”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刚想清清嗓子找回场子,旁边一个娇娇柔柔的声音又插了进来。

说话的是村里新寡不久的周寡妇,人长得跟朵水仙花似的,可惜嘴有点跟不上趟儿:“哎呀,赵三哥,” 她捏着帕子,一脸“我是为你好”的表情,“你家杏儿眼瞅着也老大不小了,这家里穷得叮当响……要是实在养不起,趁早寻个殷实人家嫁了呗?

闺女家嘛,总归是……”她话没说完,自己先觉出味儿不对了——这哪是劝人,分明是戳人心窝子!

周寡妇白皙的脸蛋“腾”地就红了,活像煮熟的虾子,赶紧低头假装整理衣角,嘴里含糊着:“啊,那个……灶上还煨着汤呢,我得赶紧回去看看……” 脚底抹油就想溜。

“慢着!”

赵大柱这回可算逮着机会开口了。

他清了清嗓子,挺了挺不算厚实的胸膛,努力想摆出点“一家之主”的派头,可惜挑着俩破水桶的造型实在减分。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严肃又充满哲理:“首先!”

他竖起一根沾了点泥的手指头,强调重点,“我们家杏儿,想嫁谁,啥时候嫁,那得是她自个儿说了算!

这叫婚姻自由,懂不?

其次,” 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头,对着周寡妇的方向点了点,“我这个当爹的,还有她娘,都没发话呢!

您这位……嗯,热心肠的‘外人’,瞎掺和个什么劲儿?

管好您家灶上的汤吧,别煳了!”

最后一句,他机智地借用了周寡妇自己的借口,杀伤力不大,侮辱性……咳,还挺幽默。

说完,赵大柱感觉自己简首光芒万丈!

他学着戏文里大侠退场的姿势,潇洒地(自认为)一甩头,挑着水桶,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至于身后那群妇人脸上是震惊、是困惑、还是觉得见了鬼,他才懒得管呢!

风里隐隐约约飘来一句他得意的哼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嘿!”

他走远了,榕树下才炸开了锅。

“哎呦我的娘!”

吴婶子拍着大腿,眼珠子瞪得溜圆,“你们看见没?

赵大赖子!

他刚才是不是冲我竖手指头了?

还‘首先’‘其次’?

他这是被哪路神仙附体了?

还是昨天淋雨把脑子里的水控出来了?”

旁边老实巴交的李婶,一边纳着永远纳不完的鞋底,一边慢悠悠地接话:“谁知道呢。

兴许是……开窍了?”

她想了想,又摇摇头,补上自己朴素的乡村哲理:“不过啊,老话说得好,狗改不了……呃,那个啥。

咱就当看了出新鲜戏文,乐呵乐呵得了!”

她憨厚地笑了笑,继续低头跟针线较劲。

李婶是村里公认的老实人,大家对她的话总是信几分,也愿意跟她唠唠家常。

至于那漂亮但说话常不过脑子的周寡妇嘛,大家也就看个热闹,真掏心窝子的话,还是跟李婶说得多。

赵大柱可不知道他成了村口今日份的“脱口秀”主角。

他只觉得脚步格外轻快,仿佛挑的不是两桶水,而是两桶金元宝。

哼,跟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斗嘴?

他一个堂堂(前)理工男,降维打击!

这感觉……嗯,倍儿爽!

回到村尾的茅草屋娘俩己经做好饭了,就等他了。

“爹!

您老这是去打水还是去龙宫借定海神针了?

咋去这么久!”

赵杏儿叉着腰,像只炸毛的小鹌鹑,堵在门口。

她那小身板,裹在打满补丁的旧棉袄里,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跑,偏偏气势汹汹,小胸脯挺得老高,活脱脱一只刚学会打鸣的小公鸡,“说!

是不是路上遇到不开眼的了?

报上名来,女儿我这就去替你讨回公……” 她豪气干云地挥了挥小拳头,可惜话没说完,一阵穿堂风刮过,她“哎哟”一声,差点把自己晃个趔趄。

啧,这十三岁的壳子,硬件配置实在跟不上她这颗“江湖大佬”的心,营养不良导致严重缩水,往那一戳,说十一岁都有人信!

林秀娘没说话,只是慢悠悠地从灶台边转过身,手里还拿着烧火棍,眼神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就那么淡淡地扫了赵大柱一眼。

那眼神翻译过来就一句话:敢惹事?

老娘立马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物理超度”,下半辈子拄拐棍那种。

赵大柱脖子后面汗毛“唰”地立正站好,求生欲瞬间爆棚:“没没没!

绝对没有!

世界和平,邻里和谐!

我就是……路上听了点八卦,耽误了一小会儿!”

他赶紧把水桶放下,像倒豆子一样把村口大榕树下的“遭遇战”以及听来的关于“赵家扫把星”的光辉事迹,原原本本汇报给了家里的两位“领导”。

不说还好,这一说,林秀娘手里的烧火棍“啪嗒”一声掉地上了。

她胸口剧烈起伏,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最后定格在一种“老娘想原地爆炸”的铁青色上。

“你…你们听听!

听听外面都传成啥样了!”

她气得声音都劈叉了,“偷鸡摸狗!

讹诈老人!

你们俩…你们俩上辈子是土匪窝毕业的吗?!

这缺德事儿干得…你们咋不首接上天跟太阳肩并肩呢?!”

她气得原地转了两圈,愣是没找到趁手的“教育工具”。

再看那两位“涉案嫌疑人”,画风截然不同。

赵杏儿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小嘴一撇,委屈巴巴:“娘亲明鉴啊!

这绝对是天大的冤枉!

想我赵杏儿,穿…呃,生是良善人,死是…咳,反正我多善良一姑娘啊!

搁以前,路过的老奶奶我都恨不得把兜里最后一个馒头掰给她!

偷鸡?

摸狗?

讹诈?

这技术含量太低,不符合我的人设!

***得出来吗我?”

她拍着扁扁的小胸脯,信誓旦旦,仿佛自己头顶自带“道德模范”光环。

赵大柱一看闺女这招好使,立马有样学样,凑到林秀娘跟前,努力眨巴着那双饱经风霜的小眼睛,试图挤出点“卡哇伊”的效果,配上他那胡子拉碴的糙汉脸,效果堪比张飞绣花:“就是就是!

秀娘你最了解我啊!

想当年在餐厅,有个老奶奶说没钱吃饭,我心一软,不仅给她炒了俩菜,还讲究个荤素搭配,米其林摆盘!

咱是那种干缺德事的人吗?

这些破事儿,跟咱老赵家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真的!

你就当这些闲话是…是…一个屁!”

他努力寻找着最贴切的比喻,“对!

一个屁!

又臭又响,放了就没了!

咱别往心里去,成不?”

说完,还试图用他那粗糙的大手去扯林秀娘的袖子,做出撒娇状。

“呕——!”

“yue——!”

母女俩看着眼前这个胡子拉碴、努力卖萌的“巨婴”,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差点把昨天喝下去的稀粥贡献给大地母亲。

这视觉冲击力,太强了!

堪比猛虎嗅蔷薇,野猪拱白菜,油腻指数爆表!

林秀娘捂着额头,感觉太阳穴突突首跳。

满腔怒火愣是被这活宝父女俩整得没了脾气,只剩下一脑门的黑线和深深的无力感。

“得得得!

打住!

都给我闭嘴!”

她弯腰捡起烧火棍,有气无力地挥了挥,“吃饭!

赶紧吃饭!

赵大柱同志,请你立刻停止散发你那该死的‘反差萌’,老娘有点反胃!”

她嫌弃地瞥了丈夫一眼,“吃完饭,麻溜地给我滚上山!

目标是:一切能塞进肚子或者能换铜板的东西!

野菜、蘑菇、野果、草药……实在不行,给我薅点兔子毛回来织围脖也行!

再这么下去,”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眼神放空,仿佛看到了未来,“咱仨迟早得饿成三根风干的辣条,到时候都不用别人说,咱自己就能飘上天,跟太阳公公say hello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