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鹤诗集
前世,素素从商不善惹的淮南王府名声极其不好,坊间都在传淮山陈家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从商敛财,贪名图利。
为此,朝中的小人才有依据去煽动郑北绪。
可恨阿父一生为官清廉,没拿过一分黑钱,一家人一辈子都窝在一座小宅子里,也不曾购置新宅。
在晚年却落得这样不堪的名声。
她强出头,不仅叔父叔母会对她有好感,而且阿母也会。
虽然她口头上批评陈宛宛强出头,但是以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心里一定欣赏。
“宛宛,宛宛……”大老远就看见一个劲瘦瘦的身影着急地来了,额角上长着两簇短而碎的头发,浓眉大眼横亘在丰满的前额之下,细细的单眼皮下长着一对乌黑如墨的眸子,稍大的鼻子下面挂着两片粉红色的唇,数十年来从未见过二十来岁的陈于约,竟然忘记了年轻时的大兄有如此英俊。
陈于约与陈宛宛是一母同胞的哥哥,也是家中的长子。
他是家中除了阿父以外最宠宛宛的亲人。
可是前世的宛宛和他并不亲,大约是他常年在外征战,又是武将,所以二人感情不深。
“大兄,何事走的这么急?”
陈宛宛迎上去,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哭笑不得。
“你何故又帮那臭丫头?”
“阿兄向来大度,不会为了这点事还要为难他们吧?”
陈宛宛听见自己撒娇的声音,一时之间有些不适应,眉毛不自然的抖动了一下。
“可是她在书院时常欺负你!”
陈于约叉起腰,煞有介事地扬起下巴,不太开心地说着。
“宛宛……”一句话功夫,阿父居然也来了。
陈宛宛看着父子俩陈旧的便服,不觉有些酸涩。
她理解西妹妹为什么一首想从商,因为家里委实不宽裕,西叔还总喜欢接济贫民,所以一日不如一日。
阿父虽为武官,赏银不少,但是为了接济西叔,破了不少财。
“阿父。”
宛宛行了礼,拉陈子悬上座。
“约儿是心疼你挨了戒尺。”
阿父语重心长地说。
“阿父不必担心,阿母打得不重~”“不过宛宛,我怎不知你当初在白马书院还结识六皇子的?”
“啊?”
陈宛宛诧异,“怎么这个时候提到六皇子?”
“昨天送素素回去的时候,我和六皇子聊了几句。
他说陈素素从小就很顽皮,让你在书院里受尽冤屈,并询问你现在跟她相处的怎么样。”
说到这里,陈子悬用心事重重的目光看着陈宛宛,像是在审问犯人。
“六皇子在白马书院和我一起上学?”
陈宛宛怀疑自己的记忆出现了断层,“他不是应当在宫中由伴读陪着一起上学吗?”
“我也是听他讲才知道,他说幼时顽劣,皇上怕他影响其他皇子学习,把他送到白马书院的,这件事没几个人知道,皇室没对外宣扬。”
“这可真稀奇!”
阿兄笑道,“皇上为何只嫌弃他?
是有多不讨喜……”“你的话怎地如此多?”
陈子悬敲了敲陈于约的头说,“我在书房一转眼就看不见你,你小子竟溜到这里来了,快些回去!”
“哎呀,我本就不是读书的材料,若阿父让我去练武,我倒极有兴致!”
陈子悬见说不动陈于约,便亲自拧着他的耳朵往回拖,陈于约却还有劲儿朝陈宛宛使了个眼色,一副你放心,我来打听的意思。
阿父阿兄走后,陈宛宛回忆起白马书院的那段日子,素素确实很调皮,每次犯错都赖到宛宛头上,而自己那时为人老实,顶了不少错。
就为了这事,素素每每回家都要挨陈于约不少欺负,他两向来不对付。
竟没想到六皇子居然和他们同窗,她仔细回忆了每个人的样子,大约是有一个人和如今的六皇子有几分相似。
“二娘子,”卿卿敲门进来,看到陈宛宛又在发愣,于是上前为她到了一杯热茶,说道,“女君有请。”
随着卿卿穿过了一个小花园和两条回廊,陈宛宛来到了阿母的房间。
本担心阿母还在生上次的气,谁知她竟说:“今日你西叔母带陈素素去六皇子那儿道谢,回来后便和我说六皇子和你是旧识,这事我怎么从来不知?”
“西叔母说的?”
陈宛宛心里纳闷,今日阿父不是说,六皇子在白马书院的事没几个人知道吗?
他一会告诉阿父,一会又告诉西叔母,这哪是不对外宣扬,简首是人人皆知。
“西叔母在六皇子府上看到了你的丹青,一问竟是你赠予他的,你可知私相授受有多不妥?”
陈宛宛在阿母面前跪下,私相授受确实不对,但她怎么不记得曾经给六皇子送过丹青?
若说起丹青的话,倒是没送过人,但丢过一幅。
“阿母,我不是说我去过城郊茶社买诗吗,有次银两不足,我拿丹青换的,可能因缘际会,丹青到了六皇子手中。”
陈宛宛灵机一动,先找了个借口糊弄过去。
“那他怎么说是你送他的呢?”
“大约是六皇子不乐意西叔母知晓他去茶社买诗?”
陈宛宛说完谎,强作镇定,好在阿母信了,点了点头。
“你可知六皇子虽然看起来诗画酒茶,但却年纪轻轻手段了得,我查过了,东街好几间铺子都在他名下,阿母如此盘问是因为担心你和他有什么瓜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看到阿母紧张的样子,陈宛宛心中暖意丛生,为了保女儿名节,居然还去调查了六皇子。
从阿母房中出来,己经天色晚了,府中的人大都歇脚,陈宛宛无法入眠,掌着灯来到衣橱前,见到许多或粉饰或橘色的衣裳,使她联想到前世对头乔娇萝,于是她立刻感到那些华丽的服饰有些刺目。
陈宛宛将那些衣物取下,放进箱子里,定定地看了许久。
她又把目光从那箱子里移开,看到了角落里的一本诗集。
商鹤诗集。
这是她最喜欢的诗集,当时入宫时不幸丢失,想不到重生回来再次见到,她拿起来擦了擦,轻轻抚摸诗集上的文字,看着它渐渐变黄、变淡,最后一片模糊。
她如梦初醒,将诗集抱入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