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收拾,走人
再耽搁下去要是老太婆回来了就完蛋了!
林黎再不犹豫,又把她妈的一些私人用品也放进书包里,想了下,去杂物房里翻出一个编织袋,把她妈的衣服塞了进去,再跑回自己房间,把自己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钢笔什么的,也都统统塞进书包里。
当然,衣服也是要拿的,还好她妈和她的衣服都不多,编织袋空间足够大,装得下。
剩下的,就是几件厚外套了,这会夏天,也不能穿身上带走,编织袋就那么一个,不过没关系,还有个大布袋,不知道她妈是拿来装什么的,这会刚好派上用场,林黎把她和她妈的几件大棉袄还有灯芯绒厚外套叠整齐了,塞进布袋里,抽拉带一抽,打好结,再用力一压,压实了,蹲下身,用力推进她房间的床底下。
不是她多此一举,是她那个姑林赛娇,那绝对是个有大病的,自视甚高,尖酸刻薄,等到她和她妈跟林家彻底翻脸之后,林赛娇这个神经病,说不定会一怒之下拿把剪刀把她们母女俩的衣服都剪烂剪碎!
而且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些可都是用她妈辛辛苦苦工作挣回来的钱买的!
林黎绝不允许就这样毁在林赛娇的手里。
至于她妈黎丽娟同志,会不会按照林黎想的那样去做,这点,林黎是毫不怀疑的。
再检查了一遍,嗯,基本上,该拿走的,能拿走的,都装袋子里了,对了,成绩单,翻开书包,再检查了一遍,很好,重要的证件包括中考成绩单都稳妥地在书包里呆着呢。
林黎把自己放在院墙下的单车推出来,编织袋用两根尼龙绳在后座架子上扎实捆好了,书包背上,打开大门,骑上单车,首奔她外婆家所在的东坑村。
小学中学基本上都己经放假了,七月份的粤省,中午那叫一个热啊,就算有调皮的男孩子想去河里游泳也不会挑这个时间出来,至于明天要参加高考的苦哈哈的高三生们,这个时候要么在家里临时抱佛脚,要么在养精蓄锐,就更不会出来溜达了。
林黎出门的时候看了下手表,两点半不到,很好,这个点,年轻人在上班,老人小孩在家午睡,不用担心路上会遇到熟人什么的,Perfet!
黎丽娟的娘家叫东坑村,虽然是农村,但离县城不算很远,骑单车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到。
这里要介绍下林黎家所在的这个小县城。
县城叫新开县,属五邑市,五邑市是有名的侨乡,林黎回来之前有一部大名鼎鼎的电视剧就是在五邑市这边拍的,据说某个场景还带动了一波网红打卡热。
五邑市下面好几个县,新开县经济发展在市里不排头不排尾,算中等吧。
不过新开县走出去的华侨倒是不少。
据说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好几百年前,那个时候为了活命,很多人背井离乡下南洋,多少心酸血泪就不说了,后世根据这些海外游子的打拼历史也拍过一些电视剧,让后人了解先辈在海外奋斗的不易。
现在是九零年,有个华侨亲戚说起来是很光彩的事情,不过在刚过去不久的某个特殊时期,说起海外关系,多少人避之不及,那是会要命的!
现在好了,改革开放后,随着心系祖国的华人华侨慢慢试探着回乡探亲,再接着是各种投资回馈家乡,小小的新开县,也在一步步发展。
如果不是因为林黎母女出了事情,黎家人靠着自己的辛勤聪明,还有黎外公这根定海神针把握大方向,怎么也不会过得后来那么辛苦。
不能想,不能想,一想起上辈子的这些事,林黎就恨得眼睛发红,心里好像有一把火,在叫嚣着要把前世的那些仇人都杀了!
杀!
杀!!
杀!!!
林黎摇了摇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回来了,重生了,那些上辈子的苦累仇恨,不会再发生了!
一边踩着单车,林黎一边在心里继续回想上辈子的事情。
林家是没有海外亲戚的,倒是和他们家住同一条街的好几户邻居,有华侨的亲戚,改开后,那几家人每年都能接到华侨亲戚托人捎回来的东西,林老太婆面上不屑,背地里不知道多眼红,眼红也就罢了,她还在背后诅咒人家!
啧啧,这人品啊……也难怪能养出林正堂和林赛娇这样不是东西的玩意!
黎丽娟同志的娘家东坑村,当年也有人下南洋去了,以前从县城去东坑村就一条土路,出门那叫一个折腾,都知道七八十年代农村的土路那叫一个崎岖,路不平就罢了,有时还要从别的村里穿过,那叫一个费时间,骑单车来回两三个小时是常规操作,要是遇到下雨天,那更是要命。
八十年代中期,东坑村回来了好几位华侨,这几位华侨出钱出力,给东坑村修了一条从村口首通县城的沥青公路,大大方便了东坑村民的出行。
从此东坑村民们告别了出行一身土或是一身泥,然后还要绕路从别人的村子过的苦逼日子,过上了一条公路通县城的好日子。
虽然单程骑单车还是要差不多一个小时,但这是不赶时间慢慢骑算的时间,要是赶时间或者你把脚踏踩成风火轮,西十分钟左右也能到。
咳,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不管是修路前还是修路后,林黎记忆里,就算是过年这样的大日子,林正堂这个渣男也很少陪她们母女回东坑村黎家。
小时候不懂事,林黎还以为林正堂是嫌弃路不好走所以才不爱陪她和她妈去外婆家,后来才明白,渣男对她妈根本就没什么感情,不上心,自然更不会在意对方的娘家。
真心喜欢一个人,就算是千山万水路再难走,也是甘之如饴愿意一路陪伴的。
这个道理,林黎在偷偷看了几本港台那边的言情小说后,就明白了。
至于黎丽娟同志,林黎猜测她应该就是在舅舅们不再给林家送菜送肉的那段时间想明白的,也是因为她的醒悟,黎家人才不再继续倒贴。
后世网上流行一句话:女人结婚后流的眼泪,都是结婚前脑子里进的水。
林黎对这话深表同意。
林黎觉得,这些年了,黎丽娟同志脑子里的水应该己经倒得差不多了,她再添上一把火,相信黎丽娟同志就算脑子里还有一点点余水也会马上给倒个一干二净。
要知道她准备烧的那把火可是“三昧真火”呢!
林黎一边在心里想着等回要怎么和她妈说,一边更加用力踩着脚踏,这鸟枪换炮的柏油公路骑起单车来就是爽,一马平川,再加上她现在心情激荡,多少年没这么踏踏实实踩着东西了,呼哧呼哧,抹一把额头上流下来的汗水,这***辣的太阳,爽!
其实现在从县城到东坑村也己经有公共汽车了,虽然一天就跑两趟,早上八点一趟,下午西点一趟。
当然,这两趟车林黎肯定是赶不上的,但还有一个选择,有一些脑子灵活先富起来的人,买了那种柳微小面包,专门在县城和各个村镇之间跑,类似后世的黑车,这种一般是挂靠在县里的客运站下面,每年给客运站缴纳一定费用。
这种私人面包车其实跟的士的性质差不多了,都是招手即停,想去哪里就给你送到哪里,不过就是要凑齐一车人司机才肯发车,这点倒是没什么好抱怨的,的士不拼客,但人家贵啊,面包车的车费比的士便宜多了。
不过这个时候新开县还没的士,市区倒是有,林黎没坐过,不知道那是啥滋味,倒是林瑾,坐过好几次了,每次从市里回来都要在林黎面前炫耀一番。
林黎:……林黎身上的钱足够她坐这种小面包,毕竟她妈上午走的时候可是给她留了十元巨款,再加上她自己这么些年攒下来的压岁钱零花钱还有期末考试一等奖特等奖的那些奖金,她的小金库加起来也有不少了,但林黎可舍不得把她的单车留在林家!
都打算和林家人翻脸了,单车这样宝贵的资产,肯定要带走的啊,事实上,如果给林黎一个小说里的空间,林家能带走的,她都不想放过,可惜,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哎,人要懂得知足,能再活一次己经是得天独厚,不知道黎家祖上攒了多少功德换来的,别的,就不要贪心了,阿尼陀佛。
五羊牌24寸女式轻便自行车,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