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烟火人家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钟山向西一百八十里,谓泰器之山,观水自此处流出,向西流入流沙。

水中有鱼名文鳐,外形似鲤,背生鸟翼,浑身布满苍色斑纹,白首赤喙,大者逾一尺,昼潜西海,夜飞北海,相传,见辄天下大穣,五谷丰登……”日落黄昏,残阳洒在一片宁静的山间小村落上,一座座黑瓦黄墙的房屋,杂乱地排布在山坳之中,不少上空悬着袅袅炊烟。

在村庄的最东头,有间破旧的宅院,院内蹲着一群孩子,聚精会神地聆听一位老人讲故事。

老人坐在石阶上,头戴草帽,佝偻着背,左手拄着一根木拐,右手搭在右腿上,虽年过花甲,焦黄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可草帽下那双深邃的眼睛却清澈透亮,如山间溪水一般,丝毫不见岁月的痕迹。

老人背后的墙壁到处是坑洼,稍一触碰,便有沙土簌簌滑落,但老人不以为然,只要屋子能住,这些都无足轻重。

“这段上次讲过了,爷爷,能不能讲点新的。”

“别急,爷爷还没说完。

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是槐江山,山上蕴含石青、雄黄,还有琅玕、黄金、玉石等,可谓是天然宝库,传说是黄帝的园圃,由神英招看管。

英招人首马身,身着虎斑,长有鸟翼,巡游西海传布黄帝的旨命……”“爷爷,这些奇珍异兽世上真有吗?”

“那都是大人们胡思乱想编出来的,你见过会飞的鱼还是会说话的马?”

“小羽,没见过不意味就不存在,九州地域广袤,我们穷尽一生未必能周游西方。”

“就是,我们最远也就到过遂安县,都没出过建宁,至于京都有多繁华,整个村都没人去过哩!”

“谁说的,爷爷当年可就去过,是吧,是吧?

爷爷!”

“那都三十年前的事喽,爷爷记不清了。

那时还在洪武年间,都城还在应天府,如今据说迁回元大都了。”

“大都离我们这很远吧,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去看看。”

“娃子们,用功读书,将来考上秀才、举人,就有机会去京城了,指不定还能见到皇上呢!”

“嗯嗯,我们要像爷爷一样,考取功名,去城里当大官。”

“胖熊,就你这样天天游手好闲,只知道逮野兔,还想当大官,你倒是背篇幅西书五经给我看看!”

“胖熊要是当了县太爷,方圆五十里都找不着兔子窝了!”

“咳咳,你们个个都比爷爷当年聪明多了,只要肯下功夫,以后都当大官。”

……老人姓孟,村里没人知其全名,只知他是洪武年间进士,河南陈州人士,在北方为官数载,因性格刚首,无意间得罪了朝中权贵,加之布衣出生,在朝中无所依靠,逐携带儿子和儿媳解甲归田,来到这江浙建宁一带的山间村落扎根定居。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老人的儿子在三年前因患肺痨病故,不久儿媳因丈夫离世悲伤过度郁郁而终,留下老人和二个孩子,大的叫子羽,十岁,长得壮实,皮肤***,面若杏仁,大眼高鼻,眉宇之间略显英飒之气,平日里生性活泼好动,似其父亲;小的叫展翼,八岁,长得与哥哥八分相似,身材不及哥哥那般高大,略显瘦弱,五官之间更多一份俊美,性格与哥哥正相反,生性喜静,平时少言寡语,喜爱独居家中看书,写得一手好字,似其母亲。

村子沿着山间谷地坐落,村民祖上因北宋灭亡一路南下避难,寻得此山野僻地,繁衍生息。

一百多年来,村落渐趋壮大,己近百户人家。

平日里,男耕女织,偶尔会有村民去边上的县城售卖猎物、美酒花茶,换些铜钱,有时会带些器皿、书籍回来。

村里识字的不多,至于参加科举、博取功名,多是茶余饭后的美谈,但对于小辈们,仍寄予厚望。

当年,村里人瞧见到孟老一家人迁移至此,光是书籍就装了满满两车,便知是城里来了大户人家。

待问清了孟老一家来此定居的缘由后,大伙儿便立马为其腾出处住所。

这些年来,村民们待孟老一家如同亲人一般,相处融洽,每逢杀猪宰牛,总会为孟老一家送去一份;而孟老则成了村里的私塾先生,教村里的孩子们西书五经、诗词歌赋,传授功名之道。

自两年前张家的二儿子考中秀才后,村里人对孟老愈发敬仰。

夜间,昏暗的屋内,靠着窗边摆着一张长形木桌,桌面中间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缝隙。

桌上竖着半截蜡烛,微弱的火苗照着桌边仅有的三盘菜,一盘炒蛋、一盘豆腐和一盘豆芽菜。

“爷爷,你说这世上真有神仙吗?”

子羽左手端着碗,右手夹着豆芽菜,若有所思地问道。

“据《史记》记载,海中有三座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孟老停下筷子,用手摩挲着下巴,慢慢悠悠地说道。

“那尽是徐福编出来忽悠秦始皇的,可曾有谁真正见过?”

子羽吃了口豆芽菜,又扒了两口饭,不屑地说道。

“小子,你没见过可不意味着别人没见过,爷爷老家的村子里可时常听闻仙人的传说,‘三月雪,玄门开;仙人降,神龙出’……”一说到神仙,孟老便想起儿时村里人常念叨的顺口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背,可何为玄门?

仙人、神龙究竟是何模样?

无人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

“嗯,我觉得仙人是存在的,不然天地万物是如何而来的?”

展毅抬头望向窗外,深吸一口气。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对于古文经典,无人能比孟老更精通了。

“那么说来,是道创造了天地?

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道又是从何而来呢?

难道不是仙人创造出来的?”

展毅不解道。

“啧啧,吃饭吃饭,王婶今天的炒蛋不错,多吃点。”

究竟何为道?到底是仙人创造了道,亦或是道繁衍出了仙人,还是仙人本就是道?

恐怕只有真遇到仙人才能解开此惑。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