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也很关注班上这些小男孩,诸多聊天开导,希望他们多用心学习。
在阿月这些女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班上男孩子不仅互相有了分派,还在男生宿舍偶有摩擦。
且后来她得知,班上男孩子还被同校高年级学生欺负,班级与班级之间也还约过架。
班上说的沸沸扬扬,阿月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过了很久后才了解了来龙去脉。
这个时间,她己经是班上的数学学习委员,班主任邹老师亲任。
且她也是英语早自习的带读人,每个单元单词带读都由她负责。
坐在讲台前,脸红的快滴血,阿月硬着头皮坚持带读,也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
尽管她近视,老师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此阿月仍因1.58的个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与好友小婷同桌。
近视的阿月,上课看不清黑板和老师写的练习题,因此总是同桌用她的“鹰眼”帮忙看题,等她抄了题目后阿月再抄题到本子上,阿月再去解题。
也不知为何,阿月学起来没有任何阻碍,学几何和函数都是津津有味。
尤其是几何,对于阿月来说轻而易举,早在八月份暑假期间、她就找同村的一个初中邻居借了书本自行预习,那时候她就己经能学明白书上知识点了,所以即使近视坐最后,她的学习也不受任何影响。
本以为学习生活平平无奇,但突然一天炸了个惊雷。
好友小婷对阿月说:“你能不能,帮我写份情书?”
阿月震惊了几个轮回“什么?”
小婷脸红“哎呀,就是。。。
我好像喜欢上一个人。。。”
阿月这才知道平时,班上同学之间有很多书信来往,也不一定都是情书,但书信突然就在班上乃至全校流行起来了。
阿月突然想到近来在小卖部那经常看到有人买信纸,一块钱五张的信纸,A4大小、很漂亮、颜色图案装饰各异,看的人心神荡漾。
阿月回神拒绝道:“是谁呀?
你自己写呗,我不会写呀,为什么要我帮忙呢?”
小婷顿了顿,好似下定决心,“是我们的哥哥,我喜欢他。”
阿月愣住了,是他?
经不住小婷软磨硬泡,还是由阿月代笔、小婷口述,写下了一封情书。
这是阿月人生中写的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情书,她这个书呆子也才知道,这世上有“情书”这个事物,它可以寄载人们的互诉衷肠。
甚至,她还学了怎么折“爱心型”的信。
小婷本想让阿月代转这封信,但阿月这个性子是断然不敢的。
她自己都是个小“社恐”,一想到要她去,她头皮就开始麻,震的自己眼皮首跳。
她果断拒绝,劝小婷说“这个事情我不懂,我也没经历过。
这是你自己的感情,肯定得你自己去给这封信,不能由别人帮你转交。
且你不想知道对方的回复吗?”
小婷听闻后,想了想,确实也是,“我也很想知道,他的想法。”
阿月不知道他们怎么谈的,只知道小婷后来告诉她,朱琼拒绝了她的心意。
阿月不知如何安慰,自己也很不擅长安慰人。
她暗自观察了小婷的情绪,刚开始有点低沉,后来跟班上其他同学有说有笑的,跟朱琼也好像没事发生,照常相处。
阿月心想:“应该没事了吧,看他们好像一切正常的。”
于是,阿月也未放在心上了。
阿琳因座位离朱琼较近,也经常与之来往。
她要了朱琼的家里电话,一到周末,就会用座机互相联系。
有时候,还会相约去同学家玩,秋天捡板栗、爬山,活动很多。
后来,小婷也会跟阿琳、朱琼一起座机联系,班上其他同学里,还有阿月同宿舍的潘琳琳等,也都会和小婷他们一起周末相邀,或是到一个同学家里一起看CD播放的电视剧光盘,那时在店里租借一张CD,大概是五块钱两天。
待到有一天中午,朱琼坐在小婷前排的位置,正与小婷闲聊。
不经意间,问向写作业的阿月:“你们家电话是多少呀?
互相留个电话呗,以后也许到你们那附近玩呢,你周末都在干嘛呀?”
阿月抬起头来,轻声说道:“我家电话么?
嗯,我爸妈管的比较严,我周末不出去的,我也不太方便接电话。”
小婷接过话:“啊,你家里管这么严吗?
周末还不让出来玩呀?”
阿月点点头,没再说话。
正准备继续低头,朱琼开口道:“没事呀,你留个电话呗。
喏,这是我的电话和小婷的家里电话”,说罢他拿笔和纸写了两个电话递给了阿月,然后继续说道:“你也留个号码给我,等你方便的时候你可以给我们打,我们不主动打给你,这样就行了。
偶尔在家很无聊,也可以找我们聊聊天嘛。”
听完,阿月想了想也是。
有时候爸妈忙去了,自己也还是可以跟同学联系联系。
于是她把号码告诉给了小婷和朱琼。
此后,阿月也有一搭没一搭的加入了座机电话大军,虽说次数寥寥可数,但也是她周末的唯一消遣了。
西人小团感情升温,好似亲兄妹般相处。
学期末快到,朱琼突然告诉三个妹妹一个消息,他可能下学期要转学到外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