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鱼我所欲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人们都出了门。

“禾哥儿,你要做什么?

幺叔帮你!”

苏壮一边抱起咿呀学语的苏宝,一边喜滋滋地说。

“幺叔,想不想吃鱼?

咱们今天钓鱼吃吧!”

苏禾说。

“钓鱼?

这要怎么弄?”

苏壮用手挠着头,懊恼地说,“最近河滩边的鱼都被抓光了!”

村里的人们通常都是用鱼叉、鱼矛在浅水地方捕鱼,以致浅水河滩的鱼很快就会被捕光。

村里倒是也有池塘,里面有不少鱼。

但池塘的水很深,里面又是烂烂的淤泥,加上有毒虫毒蛇出没,村民们只能望洋兴叹。

其实,在缺乏捕鱼工具的古代,能吃到美味的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孟子就曾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为什么拿鱼和熊掌来比喻,那是因为在古代,鱼也是很珍贵的。

就连孔夫子也不是日常就能吃到鱼。

历史记载,孔子的儿子出生时,得到了鲁昭公的一份贺礼——一条鲤鱼。

孔子为了感激君主的赏赐,也为了纪念这件荣光的事情,就为新生的儿子取名为孔鲤。

想到这,苏禾又想起了古代一个有趣的名人——冯谖。

冯谖作为孟尝君的门客,刚开始的时候不受重视,吃的只是下等门客吃的粗茶淡饭,由于整日不见荤腥,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于是,他就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剑啊,我们回去吧!

这里没有鱼吃。”

孟尝君知道后便说:“给他吃鱼吧,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从此以后,冯谖才开始过起了食有鱼的幸福生活。

当然,孟尝君的付出也有回报,后来冯谖为他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苏禾打算钓鱼,不过用的却不是前世常见的鱼钩,不是他不想用,而是根本没得用。

不知道大荣朝其他地方有没有出现铁器了,反正在他身边周围,能看到的工具都是石头、兽骨、木头做的,连青铜的都没有。

苏禾打算用削割好的水竹片来充当鱼钩,这活他自己可干不了,只能让苏壮代劳。

到河边砍下一截坚韧又具有弹力的水竹,削成约5厘米的竹篾,两头削尖,中间削刮成半月状,用结实的麻线绑好,这就是鱼卡了。

给鱼卡裹上鱼饵,当鱼饵将其吞入后,就能卡住鱼嘴了。

最后,将绑好鱼卡的麻线牢牢地绑在细长的竹竿上,再捡来一片树叶当浮标用,一个简陋的钓鱼竿就做好了。

“叮,制作简易鱼竿成功,奖励5个积分!”

咦?

制作鱼竿也能获得积分?

难道是跟粮食有关的都能获得积分?

苏禾在脑中呼唤着系统。

神农系统:“宿主做的一切能提高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行为都会得到额外奖励,请宿主再接再厉,捋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苏禾:“好了,你可以退下了!”

“小妹,你在家看着弟弟妹妹,哥哥去钓鱼给你吃。”

苏禾可不能带着几个小孩到池塘边,万一有什么疏忽小孩掉进池塘那可不得了,只能让苏小妹在家好好看娃,苏小妹6岁了,己经懂事了。

“嗯嗯,小妹要吃鱼!”

苏小妹一听有鱼吃,拼命吞着口水。

“鱼!

鱼!”

最小的苏宝也吮吸着指头,流着口水重复道。

一切准备妥当,苏禾和苏壮带上两个木桶来到池塘边。

只见一个篮球场般大的水塘出现在眼前,绿幽幽的池水漂着一朵朵浮萍,塘边覆满了青青的杂草、芦苇等,远处是一眼望不尽头的稻田。

苏禾就地掘个洞,抓了一条蚯蚓弄断,穿进竹篾充当鱼饵,然后把鱼线抛进池塘里,就开始钓鱼了。

不一会儿,鱼儿们就被饵料吸引过来了。

充当浮标的叶子被扯着晃动起来,苏禾提醒苏壮把竹竿提起来,“哗啦”一声,一条重约三西斤的罗非鱼被钓了起来。

“哇,是鱼,鱼……”苏壮高兴得一蹦三丈高,惊喜得连话也不会说了。

苏禾走过去,死死地压住活蹦乱跳的福寿鱼,不让它再蹦到水里去。

“叮,捕到罗非鱼1条,奖励1个积分。”

切,抠门的系统!

苏禾撇了撇嘴巴。

“宿主,想要赚更多的积分并不难,只要你努力种地,改善耕地、提高粮食产量和推广高产作物等等,都有很高的奖励积分哦!

宿主,加油干!”

系统声音听起来很机械,但说的话听起来总是很人性化,人性化地欠扁。

哼!

池塘边的动静引来了村里的几个小孩,他们看见苏壮钓上了鱼,个个两眼放光。

苏壮万分得意地又把鱼竿抛到水里,很快地又钓上了一条鲤鱼。

“壮哥哥,你好厉害!”

小孩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又是夸奖又是追问。

“能不能教教我们,我们也想钓鱼。”

“怎么做的?”

“真是神奇!”

……苏壮看了看苏禾,这办法是苏禾想的,要不要教给别人还是让苏禾说了算。

望着眼前一群仿佛非洲难民似的小孩,一个个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模样,小小的脸上显得眼睛特别大,都用着一种无比欺骗的目光望着苏禾。

面对如此情景,苏禾又怎能拒绝呢。

于是,苏禾便把制作钓鱼竿和鱼饵的方法告诉了大家。

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向苏禾连连道谢后,就一窝蜂地跑回家做工具去了。

用鱼卡钓鱼,钓上来的一般是比较大的鱼。

充当鱼钩的竹篾要保证足够的张力,才能卡住有诱捕的鱼,所以长度不能太短,小的鱼自然吞不下鱼卡。

所以用这方法捕鱼,不会渔而泽竭,对鱼的生态系统不会造成破坏。

大鱼钓完以后,隔一段时间,小鱼又生长起来,村民们也就时不时都能吃上鱼了。

或许是这年头的鱼还比较笨,受不住诱饵,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苏壮己经钓上了五六条鱼了。

苏禾听着系统叮叮当当的提示音,看着水桶里鲜活肥美的鱼,心里美得冒泡。

苏壮的嘴巴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夸着:“禾哥儿,你真聪明!

以后咱们有鱼吃了,太好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