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费力地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灶台里早己熄灭的灰烬,只剩下几点暗红的火星在苟延残喘。
“我……睡着了?”
他撑着地面坐起身,脑袋还有些昏沉,昨夜那阵剧痛仿佛还残留在太阳穴上。
他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那块黑色古玉正静静地躺在那里,触手冰凉,与寻常玉石无异,丝毫看不出昨夜那番惊世骇俗的异象。
可当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指尖时,瞳孔骤然收缩——昨夜被刺破的地方己经结了层薄薄的痂,而更让他心惊的是,脑海中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信息,此刻竟变得条理清晰起来。
无数晦涩的文字如同烙印般刻在意识深处,仔细辨认,竟是一部名为《鸿蒙诀》的功法。
功法开篇便写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混沌初开,衍化阴阳。
鸿蒙为基,纳气入体,淬炼凡胎,可窥大道……纳气入体?
淬炼凡胎?”
王重阳喃喃自语,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他虽只是青风镇的猎户少年,却也听过镇上老人偶尔提及的传说——在遥远的大山深处,有能飞天遁地、寿元千百年的仙人,他们吞吐天地灵气,修炼无上法门,拥有移山填海之能。
难道……这《鸿蒙诀》便是传说中的修仙功法?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燎原之火般在他心中蔓延。
他强压下激动,继续研读脑海中的功法。
《鸿蒙诀》的开篇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感应天地间的“灵气”,并将其引入体内,转化为自身的“灵力”,这便是修仙的第一步——炼气。
按照功法所述,天地间弥漫着一种无形无质的能量,便是灵气。
寻常人无法察觉,唯有通过特定的法门,才能感应并吸收。
而吸收灵气的速度与天赋息息相关,天赋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修炼进境也就越迅猛。
“感应灵气……”王重阳深吸一口气,按照《鸿蒙诀》记载的法门,盘膝坐好,闭上眼睛,试图摒除杂念,去感受那虚无缥缈的灵气。
他屏气凝神,放空心神,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
一刻钟过去,半个时辰过去,周围除了风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什么都没有。
他丝毫没有感受到功法中所说的“灵气”,仿佛那只是古人编造的虚幻之物。
“难道是我哪里做错了?”
王重阳皱起眉头,重新回忆《鸿蒙诀》的字句,确认自己的姿势和心法都没有偏差。
他没有气馁,再次尝试,这一次,他更加专注,连呼吸都刻意放缓,与功法中描述的节奏保持一致。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的天色由漆黑渐变为鱼肚白,又慢慢升起了朝阳。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脸上时,王重阳的意识深处忽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触感——那感觉像是初春解冻的溪水,带着一丝清凉,又像是风中漂浮的柳絮,轻柔而难以捕捉。
“有了!”
王重阳心中一喜,连忙集中精神去追逐那丝触感。
可就在他心神波动的瞬间,那丝微弱的感应便如同受惊的鸟儿般消失了,任凭他如何努力,都再也找不回来。
即便如此,王重阳也难掩激动。
他知道,自己刚才确实感应到了灵气,这说明《鸿蒙诀》是真的,修仙之路并非传说!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只觉得神清气爽,昨夜处理野猪的疲惫一扫而空,甚至比往常更加精力充沛。
这大概就是感应到灵气后带来的细微变化。
“先把野猪卖了再说。”
王重阳看了一眼堆在墙角的野猪肉,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生计问题。
他挑了一块最肥硕的肉,用草绳捆好,背在背上,锁好门,朝着镇子中心的集市走去。
青风镇的集市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两旁摆满了摊位,卖菜的、卖杂货的、说书的、打铁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烟火气。
王重阳背着野猪肉,走在人群中,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
“哟,这不是重阳吗?
这么大一块野猪肉,在哪打的?”
一个卖豆腐的老汉笑着问道。
“在林子里碰上的。”
王重阳简单地回答。
“厉害啊!
这肉看着就结实,给我来两斤!”
“我也要三斤!”
很快,就有人围了上来。
野猪肉在镇上算是稀罕物,尤其是这么新鲜的,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
王重阳揣着沉甸甸的铜钱,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先去米店买了一袋子大米,又买了些盐巴和布料,剩下的钱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打算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路过镇上唯一的药铺时,王重阳犹豫了一下,走了进去。
药铺老板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姓刘,医术还算不错。
“刘老伯,我想买点伤药。”
王重阳说道。
刘老伯抬了抬眼皮,打量了他一下:“又进山打猎受伤了?
让我看看。”
王重阳把昨天被野猪鬃毛扫到的后背露了出来,那里有一道淡淡的红痕。
刘老伯摸了摸胡须,说道:“不碍事,就是点皮外伤,我给你拿点药膏,回去抹两天就好了。”
拿了药膏,王重阳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两个药铺伙计在角落里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
青云宗下个月要派人来咱们青风镇,招收外门弟子呢!”
“青云宗?
就是那个传说中住着仙人的大宗门?”
“可不是嘛!
据说只要被选中,就能跟着仙人修炼,以后就能飞天遁地,长生不老了!”
“真的假的?
那得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中啊?”
“听说要测什么灵根,灵根好的才能被收进去。
咱们这种凡夫俗子,估计是没指望了……”王重阳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青云宗?
招收弟子?
测灵根?
这些词汇像是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他想起《鸿蒙诀》中提到,灵根是修仙者吸收灵气的根基,灵根越纯净、越稀有,修炼速度就越快。
难道这青云宗就是传说中的修仙宗门?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走到那两个伙计身边,装作不经意地问道:“两位大哥,你们说的青云宗招收弟子,是真的吗?”
其中一个伙计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当然是真的,这事镇上的大户人家都知道了,据说下个月初一,青云宗的仙师就会来镇中心的广场上选拔。”
“那……测灵根是怎么回事?”
王重阳追问道。
“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只听说仙师有专门的法器,能测出一个人有没有灵根,灵根好不好。”
另一个伙计说道,“不过啊,我劝你还是别抱太大希望,咱们青风镇多少年没出过一个被选中的人了,听说灵根这东西,百万人里都未必有一个好的。”
王重阳没有再说话,谢过伙计后,拿着药膏匆匆离开了药铺。
他的心跳得飞快,青云宗的到来,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如果能被青云宗选中,成为一名修仙弟子,就能得到更系统的修炼指导,获得更多的修炼资源,这比他自己摸索着修炼《鸿蒙诀》要强上百倍!
“一定要去试试!”
王重阳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无论灵根如何,他都要去测一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也不能错过!
回到家,王重阳先把大米和杂货放好,然后按照刘老伯的嘱咐,把药膏涂抹在后背的伤口上,一股清凉的感觉传来,舒服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王重阳一边像往常一样进山打猎,维持生计,一边利用空闲时间修炼《鸿蒙诀》。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盘膝打坐,感应灵气,虽然进展缓慢,常常一整天都只能捕捉到一两丝微弱的灵气,但他从未放弃。
他发现,越是心平气和、不受外界干扰的时候,就越容易感应到灵气。
而且,每次感应到灵气后,虽然无法将其引入体内,但身体都会变得更加轻盈,精神也更加饱满,这让他对修炼充满了信心。
期间,他又去了几次集市,把剩下的野猪肉陆续卖掉,攒下了不少钱。
镇上关于青云宗招收弟子的消息也越来越热闹,家家户户都在议论,有些有适龄子女的家庭更是激动不己,提前就开始准备,希望自家孩子能被仙师看中。
王重阳对此只是默默记在心里,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有等到仙师到来,测过灵根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这期间,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镇上的恶霸张屠户听说他卖野猪肉赚了不少钱,找上门来想敲诈勒索。
张屠户身高体壮,在镇上横行霸道,没人敢惹。
那天,张屠户带着两个帮手,堵在了王重阳家门口。
“小子,听说你最近发了笔小财啊?”
张屠户双手叉腰,三角眼恶狠狠地盯着王重阳,“识相的,把钱交出来,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王重阳握紧了手里的砍刀,眼神冰冷:“我的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凭什么给你?”
“嘿,还敢顶嘴?”
张屠户冷笑一声,挥了挥手,“给我打!”
两个帮手立刻狞笑着冲了上来。
王重阳虽然年纪小,但常年打猎让他练就了一身灵活的身手。
他侧身躲过一人的拳头,同时一记肘击顶在对方的肚子上,那人疼得嗷嗷叫。
另一个人趁机从后面抱住了他,张屠户见状,一拳朝着他的脸打来。
就在这时,王重阳下意识地运转起《鸿蒙诀》的心法,试图调动那丝微弱的灵气。
虽然灵气没能凝聚,但他感觉身体瞬间爆发出一股力量,猛地挣脱了后面那人的束缚,同时侧身避开张屠户的拳头,反手一拳打在了张屠户的肋骨上。
“哎哟!”
张屠户没想到这小子力气这么大,疼得后退了几步,惊疑地看着王重阳。
王重阳也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的力气竟然变大了这么多。
看来这段时间感应灵气,不仅让他精神变好,身体素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增强。
“你……你敢打老子?”
张屠户又惊又怒,还想再上。
“住手!”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镇上的里正(相当于镇长)拄着拐杖走了过来。
里正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在镇上颇有威望。
“张屠户,你又在欺负人?”
里正沉声道,“重阳这孩子父母早亡,不容易,你要是再敢胡闹,我就报官抓你!”
张屠户虽然蛮横,但也怕官府,见状只能悻悻地放下狠话:“小子,你给我等着!”
然后带着两个帮手灰溜溜地走了。
“多谢李爷爷。”
王重阳对着里正拱了拱手,感激地说道。
里正叹了口气:“重阳啊,你一个人不容易,以后要是再有人欺负你,就来找我。
对了,听说青云宗要招人,你打算去试试吗?”
王重阳点了点头:“嗯,想去试试。”
“好,有志气。”
里正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不管成不成,都去见识见识也好。
这是我家小子以前穿的几件衣服,你拿去穿吧,总比你身上这件补丁摞补丁的强。”
说着,里正递过来一个布包。
王重阳接过布包,鼻子一酸,眼眶有些发热:“谢谢您,李爷爷。”
“傻孩子,客气什么。”
里正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准备吧。”
送走里正,王重阳打开布包,里面是几件半旧的麻布衣服,虽然不算新,但很干净。
他摸了摸衣服,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小镇上,虽然有张屠户这样的恶人,但也有不少像里正和刘老伯这样善良的人,正是他们的帮助,让他才能撑到现在。
“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王重阳暗暗下定决心,不仅是为了自己能踏上修仙之路,也是为了不辜负这些帮助过他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王重阳更加刻苦地修炼《鸿蒙诀》。
他能感觉到,自己对灵气的感应越来越清晰,虽然还无法将灵气引入体内,但那丝清凉的触感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能在体内短暂停留片刻。
他知道,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真正踏入炼气期。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九月底,距离青云宗仙师到来的日子,只剩下两天了。
这天傍晚,王重阳修炼结束,正准备去做饭,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他疑惑地打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面容俊朗,眼神中带着一丝倨傲。
“你就是王重阳?”
少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语气带着几分审视。
王重阳皱了皱眉:“我是,你是谁?
找我有事吗?”
“我叫赵磊,是镇上赵财主家的。”
少年扬了扬下巴,“我听说你也打算去参加青云宗的选拔?”
“是又怎么样?”
王重阳不喜欢他的态度。
赵磊嗤笑一声:“就你?
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穷猎户的儿子,还想当修仙者?
我劝你还是别白费力气了,灵根测试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通过的。”
王重阳的脸色沉了下来:“能不能通过,不是你说了算的。”
“哼,不知好歹。”
赵磊冷哼一声,“我好心提醒你,别到时候测试不过,丢人现眼。
像我们这样的富家子弟,从小就服用滋补的药材,体质比你们这些穷小子好多了,灵根自然也不会差。
你啊,还是老老实实打猎去吧。”
说完,赵磊不再看他,转身扬长而去,留下王重阳站在门口,眼神冰冷。
他知道,赵磊说的是镇上不少人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修仙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只有那些家境富裕、体质出众的人才有机会。
像他这样出身贫寒的孤儿,根本不配奢望。
但王重阳不这么认为。
他经历过生死,见过古玉的神奇,更亲身感受到了灵气的存在。
他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出身。
“等着吧,我会证明给你们看的。”
王重阳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夜幕降临,青风镇渐渐安静下来。
王重阳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他拿出那块黑色的古玉,在月光下静静端详。
古玉依旧漆黑如墨,纹路清晰,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秘密。
“古玉啊古玉,你到底是什么来历?
《鸿蒙诀》又为何会藏在里里面?”
王重阳喃喃自语。
他不知道的是,这块古玉不仅藏着《鸿蒙诀》,还隐藏着一个关于他自身灵根的惊天秘密,这个秘密,将在不久后的灵根测试中,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
王重阳将古玉重新揣进怀里,闭上眼睛,心中默念着《鸿蒙诀》的心法,慢慢沉入了修炼的状态。
他在等待,等待着青云宗仙师的到来,等待着属于他的命运转折点。
而距离青风镇数百里外的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上,一座气势恢宏的宗门坐落其间,正是东域赫赫有名的修仙宗门——青云宗。
宗门深处,一座雅致的阁楼里,一位身着白衣的少女正盘膝坐在蒲团上,运转着功法。
她约莫十五六岁,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尤其是一双眼睛,清澈如冰泉,带着几分清冷。
她正是青云宗内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徐瑶。
“徐师妹,下个月去青风镇招收外门弟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徐瑶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起身开门,对着门外的中年修士行了一礼:“是,刘师兄。”
中年修士点了点头:“青风镇虽然偏僻,但也偶尔能出些好苗子。
你去了之后,仔细些,不要错过了有天赋的弟子。”
“弟子明白。”
徐瑶应道。
中年修士走后,徐瑶回到蒲团上,却没了继续修炼的心思。
她听说过青风镇,那是个凡人聚集的小镇,灵气稀薄,能有什么好苗子?
不过既然是宗门任务,她自然会认真完成。
“希望能有点收获吧。”
徐瑶轻轻吐出一口气,再次闭上眼睛,周身渐渐萦绕起一层淡淡的白霜,正是她变异冰灵根的特质。
此刻的她还不知道,这次看似普通的招收任务,将会让她遇到一个改变她道途的人,一个身负混沌灵根,从微末中崛起的少年。
命运的丝线,己经在悄然间,将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青风镇的夜色越来越浓,王重阳在修炼中渐渐睡去,他的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梦到了自己踏上仙途的那一天。
而数百里外的青云宗,徐瑶也在潜心修炼,为即将到来的任务做着准备。
一场关于灵根的测试,一场注定的相遇,即将在青风镇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