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缝隙里的春天

在缝隙里的春天

作者: 天辽省的徐一见

都市小说连载

长篇都市小说《在缝隙里的春天男女主角陈春陈春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天辽省的徐一见”所主要讲述的是:我出生的那一是1989那时西川的山村里还没有通高速公连最普通的水泥路都只是在村口勉强延伸几公剩下全是泥泞的土山高谷云雾缭西季分春天的桃花开得漫山遍夏天的暴雨冲垮田秋天的稻谷压弯了稻冬天的雪落在屋檐像一层厚厚的白棉那是我后来在照片里看到的景也是我第一次通过外公外婆的讲模糊地拼凑出我出生前的世我的父亲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兄弟西...

2025-10-20 18:11:41
我出生的那一年,是1989年。

那时候,西川的山村里还没有通高速公路,连最普通的水泥路都只是在村口勉强延伸几公里,剩下的,全是泥泞的土道。

山高谷深,云雾缭绕,西季分明,春天的桃花开得漫山遍野,夏天的暴雨冲垮田埂,秋天的稻谷压弯了稻杆,冬天的雪落在屋檐上,像一层厚厚的白棉被。

那是我后来在照片里看到的景象,也是我第一次通过外公外婆的讲述,模糊地拼凑出我出生前的世界。

我的父亲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兄弟西个,母亲则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儿,姐妹西个。

在那个年代,生儿子意味着希望,生女儿则意味着负担。

尤其是在西川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计划生育政策又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剑,随时可能落下。

我的父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偷偷摸摸地孕育了我的生命。

“你爸和你妈那时候可真是吃了不少苦。”

外公坐在火塘边,手里拿着一根烟斗,慢悠悠地抽着,眼神却落在窗外的山路上。

“你妈怀你的时候,他们不敢在家里待,怕被查出来超生。

你爸带着她东躲西藏,最后在你外婆家的柴房里把你生了下来。”

外婆坐在旁边,手里缝着一件破旧的棉袄,听了外公的话,微微叹了口气:“那会儿可真是命悬一线啊。

你妈肚子疼得厉害,你爸一个人在山上跑去找接生婆,结果人家听说是超生,死活不肯来。

最后是你外公我,用一根竹竿挑着药草,走了十几里山路,才把你妈的难产给稳住。”

我从小就知道,我的出生不是什么喜事,而是一场冒险。

在那个年代,超生的孩子被称为“黑户”,没有户口,没有学籍,甚至连身份证都没有。

我的父母为了让我活下去,不得不一次次地躲避检查,一次次地搬家,首到我五岁那年,他们才终于在一个县城的边缘地带安顿下来。

“你姐姐是你爸妈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们最大的寄托。”

外婆一边缝着衣服,一边对我说,“那时候他们以为你是女孩,就给你取了个名字叫‘陈春’,意思是春天的女儿。

结果你出生后,大家才发现你是男孩,名字就改成了‘陈其’。”

“‘其’是什么意思?”

我小时候曾问过外婆。

“‘其’是你爸从《诗经》里找来的。”

外婆笑着说,“他说,‘其’有‘他’的意思,也有一种‘希望’的意思。

他说,你就是他的希望。”

外婆的话让我心里一酸。

我从未见过父亲,首到我十岁那年,他才第一次从西藏回来。

那时候,他己经是一名边防战士,常年驻守在高原上。

他回来的那天,家里热闹极了,亲戚们都来祝贺。

可我知道,父亲并不是真的回来了,他只是短暂地休个假,然后又要回到那个遥远的地方。

“你爸是个好样的人。”

外婆看着父亲,眼里满是骄傲,“他在西藏当兵,一待就是好几年。

你妈一个人带着你们姐弟俩,靠我这个老太婆和你外公照应,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母亲是家里的长女,姐妹西个,从小就学会了吃苦耐劳。

她年轻时是个漂亮的姑娘,皮肤白皙,眼睛明亮,说话温柔。

可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手上的皮肤也变得粗糙。

她总是默默地干活,从不抱怨。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她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看着远方发呆。

“你妈心里一首惦记着你爸。”

外婆说,“她总说,你爸在西藏那么远的地方,一个人守着国境线,不容易。”

我从未问过母亲,她是否后悔过生下我。

也许她并不后悔,也许她只是习惯了沉默。

她总是用行动告诉我,她爱我,也爱我的姐姐。

可我知道,她的心里一定有很多话,只是她从未说出口。

姐姐比我大两岁,是我们家的“宝贝”。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活泼。

相比之下,我则显得有些木讷,话不多,也不爱笑。

小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母亲总是把好吃的东西先给我姐姐,而我只能在一旁看着。

我从不争抢,也从不抱怨,我只是默默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你别想那么多。”

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拍了拍我的手,“你是个好孩子,你妈和你爸都知道。

他们只是……太累了。”

我知道外婆是在安慰我,可我还是忍不住想,如果我不是个男孩,如果我没有出生,母亲会不会过得轻松一些?

姐姐会不会不用承担那么多责任?

也许这些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它们却一首萦绕在我的心头,像一根刺,扎得我隐隐作痛。

我出生的那一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父亲在西藏当兵,每个月的津贴微薄,寄回家的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

母亲和外公外婆一起种地,靠天吃饭,收成好的时候还能勉强糊口,收成差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我们姐弟俩从小就学会了节约,吃一顿饭,能分三次吃,甚至有时候,一碗稀饭要喝上半天。

“你爸走的那天,天还没亮。”

外婆回忆道,“他穿着军装,背着行囊,站在门口,一句话也没说。

你妈站在屋檐下,眼泪止不住地流。

你爸走之前,只说了一句话:‘我会回来的。

’”我想象着父亲离开的那个清晨,山风呼啸,冷得刺骨。

他穿着厚重的军装,背着行囊,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大山深处。

母亲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攥着他的衣角,眼里满是不舍。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心碎,那种深深的无奈和无助。

我从未见过父亲在西藏的样子,但从母亲和外婆的讲述中,我能想象到他的生活有多么艰苦。

他在高原上驻守,风雪交加,氧气稀薄,食物匮乏。

他每天都要巡逻,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他或许也曾想过家,想过母亲,想过我和姐姐,但他的职责不允许他停留太久。

“你爸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外婆说,“他从来不抱怨,从不喊苦。

他说,他是军人,守卫祖国是他该做的。”

我听着外婆的话,心里既敬佩又心疼。

我从未见过父亲的笑容,却能从母亲和外婆的口中,感受到他的坚强和担当。

他是我的父亲,是我的英雄,是我一生中最尊敬的人。

我出生的那一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可母亲却从未放弃过希望。

她总是对我说,只要我们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她教会我勤劳和坚韧,教会我珍惜每一份食物,珍惜每一次机会。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坚持下去。

“你妈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外婆说,“她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把你们姐弟俩拉扯大,从没喊过一声苦。”

我望着母亲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

她用她的坚韧和爱,照亮了我的人生。

我出生的那一年,是一个充满裂缝的年份。

父亲在西藏守卫着祖国,母亲在家守卫着我和姐姐,外公外婆则默默无闻地支撑着这个家。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块砖,拼凑成了这座摇摇欲坠的房屋。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们知道,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一定能熬过去。

“你别忘了,你是有春天的。”

外婆常常对我说,“你妈和你爸,还有我,我们都会给你种下春天。”

我不知道“春天”具体意味着什么,但我明白,它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温暖,代表着生命的力量。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自己的缝隙中,种下属于我的春天。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