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旧物里的秘密

墙莓与尘埃 贩孟 2025-08-23 10:11:1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日的阳光斜斜地切过窗棂,落在书柜最底层的木盒上。

苏沐蹲在地上收拾行李时,膝盖不小心撞到了木盒,“咔嗒”一声轻响,盒盖错开条缝,露出里面半张泛黄的信纸。

苏沐停下动作,把木盒拖出来。

这是昨天整理外公遗物时没注意到的盒子,桐木材质,边角被磨得圆润,锁扣上刻着小小的“苏”字。

她试着用那枚从《本草纲目》里找到的钥匙去捅锁孔,居然“咔哒”一声开了——原来这把钥匙不是开房门的,是开这个盒子的。

盒子里铺着深蓝色的绒布,除了那半张信纸,还有个铁皮药盒,上面印着褪色的“小儿惊风散”字样,以及一叠用红绳捆着的老照片。

苏沐先拿起信纸,字迹是外公的,笔锋苍劲却带着温柔,只是开头和结尾都被撕掉了,只剩下中间几句:“……阿禾(母亲的小名)总怨我不陪她,可卫生院的孩子更需要人。

今日见那女娃咳得厉害,想起沐沐小时候也总犯咳喘,用枇杷叶煮梨水倒有效……若日后沐沐学医,切记‘医病先医心’,莫学我只顾着病人,亏了家人……”信纸边缘有淡淡的泪痕,晕开了“亏了家人”西个字。

苏沐的指尖抚过那片潮湿的痕迹,忽然想起母亲总说的话:“你外公心里只有病人,连你出生那天他都在卫生院值班。”

可此刻看着这行字,她好像看见外公在灯下写信时,眉头紧锁的模样——原来他不是不在意,只是把愧疚藏在了信纸背后。

她放下信纸,打开铁皮药盒。

里面没有药,只有一小包晒干的枇杷叶,叶片边缘有些卷曲,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底下压着张更小的纸条,是母亲的字迹,歪歪扭扭像小孩子写的:“爸爸说,咳了就用这个煮水,比药甜。”

旁边画着个简笔画小人,正举着杯子喝水。

苏沐的鼻子忽然发酸。

她记起自己小时候总咳得睡不着,外公就整夜坐在床边,用枇杷叶煮水,晾温了一勺勺喂她,叶香混着外公身上的药味,是童年最安心的味道。

可这些事,母亲从未跟她细说过,只反复念叨外公的“不称职”。

最后翻看那叠老照片时,阳光刚好移到盒底。

第一张是外公和母亲的合影,母亲扎着羊角辫,别扭地别过头,外公蹲在她身边,手里举着颗水果糖,笑得眼角堆起皱纹。

背面写着:“阿禾十岁生日,送她糖也不笑,怨我没买新裙子。”

后面几张都是卫生院的场景:外公在药房抓药,阳光从窗口照在他白大褂上;一群孩子围着他,手里举着他给的糖;还有张照片里,年轻的母亲站在卫生院门口,怀里抱着襁褓中的自己,外公站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想碰她的脸,却又缩回了手。

“原来妈妈也来过这里。”

苏沐轻声自语。

她一首以为母亲讨厌卫生院,讨厌外公的“不顾家”,可这张照片里,母亲的嘴角明明带着笑意。

正看得入神,院门口传来脚步声,张婶端着碗红枣粥走进来:“苏医生醒啦?

刚熬的粥,给你端碗来。”

看见地上的木盒和照片,她凑近看了看,笑着说:“这不是老苏医生和阿禾姑娘吗?

当年阿禾总偷偷来卫生院送饭菜,嘴上说‘我妈让来的’,其实是怕你外公又忘了吃饭。”

苏沐愣住了:“我妈……常来?”

“可不是嘛。”

张婶放下粥碗,指着照片里的母亲,“她那时候总躲在树后看你外公给孩子看病,等没人了才把饭盒塞给他。

有次你外公忙到半夜,她就坐在台阶上等到凌晨,说‘我爸胃不好,得热着吃’。”

阳光穿过槐树叶,在照片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苏沐忽然明白,母亲对卫生院的复杂情绪,对往事的欲言又止,或许不是怨恨,而是藏得太深的爱——爱外公的善良,又怨他的“舍近求远”;想靠近回忆,又怕触到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

她把照片和信纸小心放回木盒,用红绳重新捆好。

铁皮药盒里的枇杷叶清香依旧,混着院子里的槐花香,让她心里某个紧绷的角落慢慢松了。

手机震动时,她以为又是母亲的消息,却看见陌生号码发来一条短信,只有一句话:“周一来卫生院时,到三楼档案室一趟,有你外公的东西。

——王院长”苏沐望着窗外的老槐树,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忽然很期待明天的到来——这座藏着药香、回忆和秘密的老城,好像正在一点点向她展开怀抱,而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或许就藏在卫生院的档案室里,等着她去读懂。

她端起张婶送来的红枣粥,温热的甜意滑过喉咙时,第一次觉得,回到这里,或许不只是为了逃避青海的过往,更是为了找回那些被忽略的、藏在旧物里的温柔。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