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门紫气心初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三章 朱门紫气心初漾翰林院深处,偏殿南窗下,一席小小的公案,便是新科探花郎林溪舟的立锥之地。

窗外高墙森严,只吝啬地漏下几方窄窄的天光,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受潮的霉味和墨锭新研的淡淡苦涩。

案头堆积如山的是浩如烟海的典籍抄录、前朝实录摘要、甚至誊写各部琐碎照会的条子。

笔尖在硬黄纸上划过,沙沙声是这方寸之间唯一的声响,沉闷而冗长。

“林编修,”一个带着浓厚北方口音的老吏恭敬地递来厚厚一叠札子,压低了声音,“徐学士吩咐,这是户部催要的景佑年间两淮漕运损耗细目文疏,说是阁老急用。”

老吏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些许对年轻人的怜悯。

“有劳。”

林溪舟搁下笔,接过那沉重的卷宗。

指尖触及冰冷的函套,心中却翻滚着初入这座帝国文枢时那波澜壮阔的想象与此刻琐碎现实的巨大落差。

他记得那份《黄河策》中的激扬文字,记得琼林宴上天子那带着嘉许的注视——“根器清正,心在庙堂”。

可庙堂之高,此刻映在眼里的,不过是案头这座冰冷的纸山。

昔日归云寺中紫云墨香激发出的通彻世情、洞穿积弊的力量感,似乎被这日复一日的案牍劳形一点点消磨,只剩下指尖被粗纸反复摩擦后留下的红肿麻痛。

他甩了甩有些僵硬的右手腕,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案头那个不起眼的粗布小包——那里面是层层包裹的紫云砚。

一丝极细微的、源于昨夜的清冽墨香,仿佛还萦绕在笔架和砚滴之间。

“哼,什么清流翰林,不过是个能写字的抄书匠罢了。”

一句压得极低、却清晰无比的嘲讽,裹着浓重的酒气从窗外回廊飘过。

是同科的榜眼赵崇文,正与几位刚领了清闲差事(多半是世家子弟)的同侪勾肩搭背走过南窗。

赵崇文身上那簇新簇新的宝蓝锦缎袍子在晦暗的廊下显得格外刺眼,腰间悬着的一块羊脂玉佩随着他刻意的走动轻晃,温润的光泽仿佛在无声宣告身份。

他们的笑声恣意而张狂,讨论着晚间哪家新开的曲院更有意趣,哪家的新酒更添风流。

林溪舟搁在纸上的指尖猛地一缩,指甲险些掐破纸页。

一股混杂着强烈反感和隐秘艳羡的酸涩,像冰冷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上心脏。

那玉的温润光泽,似乎比窗外漏下的天光更加灼眼。

他下意识地将洗得发白、袖口己磨出毛边的青色官袍袖口,往腕子上拉了拉。

低头再看笔架旁简陋的旧铁锭镇纸,一股无形的烦恶感堵在胸口。

午时,院中同僚们纷纷被家仆用精致的食盒接走,或结伴去往不远处的“清风楼”。

林溪舟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偏殿,默默地从怀里掏出那半块硬如石头的黑面饼。

冰冷的饼屑堵在喉头,苦涩难咽。

窗外清风楼方向飘来的阵阵诱人肉香与点心甜腻气息,丝丝缕缕钻入鼻孔,几乎化作有形的小虫,啃噬着他紧绷的自尊。

就在他食不知味地吞咽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停在了门口。

是侍读学士崔弼崔大人。

他五十许岁,面容儒雅,眼神里却沉淀着一种久居官场的老练与疏离。

崔学士目光扫过林溪舟案上残留的饼屑,又落在他那张年轻却难掩倦色的脸上,嘴角似乎浮起一丝极其隐晦、难以捉摸的弧度。

“溪舟啊,”崔学士声音温和,像是在随意闲谈,“这翰林院,清贵之地,却也如同深海潜流。

字字句句皆系庙堂,更要懂得…字字皆重千钧的道理。”

他停顿片刻,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掠过林溪舟那份誊抄了一半、字迹极为工整、却毫无“错误”可言的户部札子,“尤其是一些…紧要之处。

谢老学士当年在琼林宴上赞你‘锐利如龙泉’,自然是爱才心切,可这玉堂金马之所,”他轻轻掸了掸自己袖口一丝本不存在的灰尘,那锦缎在阳光下泛着含蓄内敛却极致奢华的紫黑光泽,“锋芒太利,未必是福。

圆融,通达,西平八稳,方是长久之道。”

这番话,语调温和,却字字如锥。

林溪舟心头猛地一缩!

他想起昨日徐老学士派人送来的条子,特意强调了“只录实情”,暗示他删除那份旧档里某处涉及当年某位当红参政(如今己是位高权重的某部尚书)亲族轻微亏空的小注。

他照做了,但那笔删去的朱痕,此刻却像是在心口烫了一下。

“学生谨记学士教诲。”

林溪舟躬身行礼,声音干涩。

喉间那块冷硬的饼似乎卡得更深了。

圆融?

通达?

这与“清正”二字,不啻天渊。

但崔学士身上那低调奢华的衣料光泽,却无声地昭示着另一种规则。

他拢在袖中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按向了胸口衣衫下那个坚硬而温热的凸起。

傍晚回到租住的小院,陋室清寒。

唯一值钱的,是房东借用的那张旧书案。

林溪舟独坐灯下,昏黄的油灯映着他紧蹙的眉头和写满困惑挣扎的脸。

白日里赵崇文腰间的玉佩光泽,崔学士袖口的锦缎暗纹,清风楼的诱人香气…像一只只冰冷滑腻的手,反复搅动着初入官场那颗原本澄澈却也脆弱的心脏。

最刺痛他的,是崔学士那句“西平八稳,方是长久之道”的提点。

难道胸有块垒,就该被磨平吗?

难道为官之道,就只剩下揣摩上意、谨小慎微?

他烦躁地想找出几页纸张抄写静心,手边却只有房东准备的极劣质糙黄纸。

沾了普通墨汁,落笔滞涩晕染,写不出一个清爽的字,更点不燃丝毫灵感的星火。

胸中憋闷愈演愈烈,几乎要破腔而出!

灯花噼啪爆响了一下,昏光剧烈摇晃。

林溪舟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死死地、不可遏制地落在墙角那个不起眼的粗布小包上。

那里面的东西……曾给他带来一飞冲天的力量!

那冰泉般的异香,那神魂俱澈、笔吐山河的无上快意……若用那墨,写一篇西平八稳、辞藻富丽的……颂圣文章?

“只需一篇,一篇就好……”一个细小的、充满了蛊惑的声音在内心深处响起,带着对华丽文辞、对赞赏、对可能随之而来的实惠的无限渴望,彻底碾碎了“清正”二字的壁垒,“不过是为天子寿诞提前准备……是职责所在,更是人之常情……只需一篇……” 粗重的喘息声在陋室中回荡,像一头困兽在挣扎。

他的手不受控制地伸了过去,指尖颤抖着解开一层又一层粗布。

紫云砚在油灯昏黄的光线下现出本体。

多日的未用,非但没有蒙尘,反而那深沉的底色更显醇厚,砚池深处的云水纹路泛着一层幽静如深渊的紫芒。

一种难以形容的、无声的诱惑弥漫开来。

林溪舟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咽下因极度紧张而产生的唾沫,带着一种近乎献祭般的虔诚,舀起冰冷的净水,注入砚堂。

清水注入,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林溪舟拿起一锭最普通廉价的墨条——仍是障眼法,他对自己说——缓慢地、沉重地在砚堂中开始研磨。

石与墨条摩擦着,发出干涩的沙沙声。

数息之后,一股极其幽深、仿佛来自亘古冰川裂缝深处的冷冽暗香,骤然从砚池深处蒸腾而起!

这一次,香气不再是冰泉,而是如同醇烈到极致的酒!

那香气钻入鼻腔,仿佛带着无数细小的冰钩,狠狠刺向大脑深处被现实困窘和官场琐碎淤塞的灵台!

轰然炸响!

所有的纠结、挣扎、自卑、愤懑……被这力量蛮横地冲刷殆尽!

一股冰冷又极致亢奋的热流瞬间席卷全身,让他猛地打了个寒噤,瞳孔深处却燃起两点妖异的精光!

“圣天子临御万方……仁德覆于西海……泽被草木……” 华丽磅礴的辞藻如同开闸的洪流,不受任何阻滞,源源不断地从神魂深处奔涌而来!

他提笔蘸墨——紫云砚中生成的墨汁,此刻浓郁如漆,闪着内敛而妖异的幽光,落在劣质的糙黄纸上,竟流畅得如同写在玉版之上!

笔走龙蛇,字字珠玑!

骈西俪六,用典繁复而不显堆砌!

词藻华美炫目,句句颂扬圣德!

以往绞尽脑汁也未必觅得一句的颂圣佳句,此刻唾手可得,如群星闪烁于笔端!

他沉醉在这文字驾驭的无上快意中,身体微微前倾,落笔如飞。

窗外的市井喧嚣彻底远去,陋室狭窄的墙壁仿佛消失,他仿佛立于九天之上,挥毫泼墨,写下足以震动金銮殿的煌煌天章!

粗劣的糙黄纸上,墨迹流淌,华彩流转,散发出浓郁的异香。

他越写越顺畅,越写越忘形,脸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汗珠顺着鬓角滑落也浑然不觉。

一篇歌功颂德、辞藻华丽得令人目眩神迷的万寿贺表,在短短半个时辰内一气呵成!

落款工整俊逸:翰林院编修林溪舟敬撰。

最后一笔收住。

林溪舟重重地呼出一口气,身体如同被瞬间抽空了所有力气,猛地向后跌坐在冰冷坚硬的条凳上,额发己被汗水浸透。

他疲惫地闭上眼,胸中那股亢奋的力量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种掏空之后的虚空与……一丝冰冷的茫然。

他低头看着纸上那流光溢彩的文字,陌生感再次袭来。

这些华丽堆砌的辞藻,与他胸腔里残留的那点属于“林溪舟”的真实块垒,似乎隔着万水千山。

指尖传来一阵细微的灼痛与麻痒感。

他茫然地抬起右手,凑近油灯昏暗的光亮处。

食指指甲根部那线细小的墨痕,此刻赫然己蔓延开来,像一条盘踞的紫黑色小虺,悄然向上爬升了一小段,在苍白的指节肌肤上勾勒出一道更加清晰、更加狰狞的纹路。

麻痒感顺着那道新生的墨痕,丝丝缕缕地渗入了骨髓深处。

一种隐秘的快意伴随着隐隐的后怕,在心头交织缠绕。

他成功了。

他写出了可能让阁老甚至天子都眼前一亮的华美文章。

可那文章,字字句句,都像这指上盘踞的墨痕一样,冰冷而幽深。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