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又请家长,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不见得随时都请家长?就你,三天两头叫家长,你好意思,我都不好意思了。”
“啪啪啪”刁花蓉一边嘴上说教着,一边手也不停的打着马志鹏,疼的马志鹏呲牙咧嘴,也不敢反抗。
“你哥小时候也是,你现在也是,你们真是要气死我,你还敢挡?”刁花蓉越说越气打的更凶了:“我今天不把你屎打出来,算你早上拉的干净。”
刁花蓉挽了挽袖子,作势又要打,被妹妹刁月如拦住了。
“你别拉我,你看这个兔崽子,一天天气死人了。”
刁花蓉说着又要冲上去打一顿马志鹏,要不是妹妹刁月如死死拉着,马志鹏又要受皮肉之苦了。
“哎呀,你拉着***嘛嘛?不打不成器。”
刁花蓉说道。
“姐姐,打孩子要是有用的话,我们以前小时候也不会被爸妈打的满地跑了,还不是都一样的。”
刁月如说道。
“打是没用的。”
刁月如继续说道。
“你们家韦羽凡倒是不让人操心,你自然是省心了,哪像我家这个,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刁花蓉平息了一下怒火说道。
刁月如和刁花蓉聊天的时候,悄悄给马志鹏打手势,韦羽凡和马志鹏顺势悄悄跑出了房间,在外面玩儿去了。
马志鹏和韦羽凡是表兄弟,年龄相差几个月,刚好在一个中学上学,还是同班同学,所以,天天都在一起,两姊妹也乐的能一起聊聊天,顺便一起接孩子放学。
但是,看得出来,马志鹏的成绩不是很好,韦羽凡的成绩相对比较好些,怎么形容不是很好和相对比较好呢?马志鹏的成绩是班级后几位,而韦羽凡则是班级前几名,偶尔还是年纪前几名,所以,韦羽凡姑妈刁花蓉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马志鹏和韦羽凡,以及大多数现在的学生都知道,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成绩好坏就断定他的未来成就。
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一种量化反馈,它无法涵盖人生的全部可能。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像坚韧不拔的毅力、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游刃有余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助力前行的关键因素。
以马云为例,他学生时代的成绩并不突出,高考还经历了多次失利,但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超乎常人的毅力,在互联网领域披荆斩棘,创立了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格局。
还有著名画家梵高,他在学生时代的成绩并没有展现出日后的艺术天赋,然而他对绘画的热爱和独特的创造力,让他的画作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无数人追捧和研究的对象。
可见,成绩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标记,而不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唯一因素。
但是,刁花蓉可不这么觉得,不止刁花蓉不这么觉得,那时的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不那么觉得,成绩成了唯一的标准,现在可能也是,以后不知道。
不重要,那时的马志鹏和韦羽凡只是孩子,只是学生,只知道学习,只知道玩耍。
人生路还那么长,何必在该玩的年纪,去承受莫大的压力呢?玩了一会儿,刁花蓉带着马志鹏回家了,刁月如也带着韦羽凡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刁月如看着韦羽凡说道:“你要继续努力啊,你看你们班那个第一名,这次考的更好了,你要是不努力,就会落后别人太多了,到时候差距就出来了。”
“哦……”韦羽凡答应着,无力反驳。
“成绩好是有好处的,以后能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都是要成绩好的,成绩不好的就会被学校淘汰,就会被社会淘汰,最后只能去干又脏又累的工作,你愿意吗?”刁月如苦口婆心的说道。
“我觉得挺好的,人人都不当农民伯伯了,谁种地?我们吃什么?人人都不干又脏又累的活,那谁来干?总得有人付出,不是人人都是好命啊。”
韦羽凡天真的回答道。
“啪……”刁月如一巴掌打韦羽凡脑袋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就你歪道理一大堆,怎么不学点儿好的?”韦羽凡看见妈妈生气了,心里虽然不服气,但是也识趣的不再言语,因为说多了也是一顿打跑不了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家长们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龙才能生出龙,凤才能生出凤,老鼠的儿子注定了天生会打洞,所以家长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总是希望下一代能做到,下一代做不到就是“恨铁不成钢”,本来钢好好的,为什么要变成铁呢?哪怕是千锤百炼也成不了铁吧?所以,当在手机上看见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考了双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时候,韦羽凡转过头对刁月如说道:“妈,你也去参加高考吧,我们两个一起考,到时候如果我没考起,你考起了,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把大学读完。”
刁月如以为韦羽凡开玩笑,笑着说道:“妈妈年纪大了,我这记忆力不行了。”
“妈,你看这个阿姨,年纪和你差不多,人家都可以,你为什么不行?要相信你自己。”
韦羽凡把刚看到视频拿给刁月如看,刁月如反手就是一巴掌拍在了韦羽凡脑袋上,说道:“你看我能考吗?”韦羽凡闭上了嘴巴,聪明的人已经学会明哲保身了,如果是马志鹏的话,估计会死磕到底吧。
成绩好确实能带来一些隐性福利,就拿学校里的纪律问题来说,差距就非常明显。
有一次课间,韦羽凡和成绩较差的同学起了冲突,扭打在了一起。
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很快就到了现场。
班主任先是严厉地呵斥了成绩差的同学,表情严肃,眼神中满是责备,质问他为什么要动手,还说这不是第一次违反纪律了,必须要严肃处理。
可转头面对韦羽凡时,态度却截然不同。
班主任的语气瞬间缓和了许多,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温和,轻声询问事情的起因,不断强调他平时表现一直不错,这次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成绩差的同学是一连串的批评教育,还威胁要请家长;而对韦羽凡,只是简单地告诫几句,就让他回座位了。
这种差别对待,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深刻体会到了成绩带来的“特殊待遇”。
没办法,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仿佛被成绩这一单一标准给禁锢住了,目光所及之处只有成绩。
就拿学校的家长会来说,每次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核心话题永远是成绩。
老师会拿着成绩单,用成绩的高低来划分学生的优劣,表扬成绩优异的同学,批评成绩落后的。
家长们也只关心自己孩子的分数和排名,成绩好的孩子家长,脸上洋溢着自豪,在其他家长面前侃侃而谈教育经验;成绩差的孩子家长,则只能低着头,默默听着老师的数落,满心焦虑。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很多领导评判员工的能力,首先看的也是业绩这个“成绩”。
业绩出色的员工,哪怕工作态度有些小问题,也会被领导宽容对待,各种晋升机会、奖励也会优先考虑;而业绩不佳的员工,就算工作再努力、态度再好,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甚至可能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似乎在成年人的价值体系里,成绩就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其他的优点和努力都被无情地忽视了。
这也是后来马志鹏步入社会发现的残酷事实。
马志鹏高中毕业后,满心期待能在技校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学一门傍身的手艺,将来也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技校里的课程看似丰富多样,可他总感觉学不到点子上。
机械制图课上,那些复杂的线条和符号,在他眼里就像一团乱麻,怎么理也理不清。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他在下面却越听越迷糊,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对着作业还是一脸茫然。
实操课上,面对那些冰冷的机床设备,他更是手忙脚乱,不是操作失误,就是畏畏缩缩不敢下手,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熟练地完成任务,自己却一事无成。
再说说电工电子技术,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复杂的电子元件,让他望而生畏。
理论考试总是低空飘过,实践操作时,他连最基本的电路连接都时常出错,不是短路就是断路,惹得老师连连摇头。
就这样,两年技校时光转瞬即逝,马志鹏回首往昔,发现自己好像只是在校园里虚度光阴,根本没学会什么有用的技能。
毕业那天,他手里紧紧攥着技校毕业证,心里却空落落的,望着校园外车水马龙的街道,满心都是迷茫与无助,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又在哪里。
马志鹏站在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里,周围是嘈杂的人声和此起彼伏的招聘宣讲声。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内心的慌乱却如野草般疯长。
硬着头皮,他开始在各个展位间穿梭,像一只无头苍蝇,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急切。
他先是来到一家看起来颇具规模的企业展位前,小心翼翼地递上自己的简历,招聘人员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面无表情地说:“我们这边最低要求本科文凭,你这学历不太符合。”
马志鹏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默默接过简历,灰溜溜地离开。
随后,他又在一个小型公司的展位前停下,招聘人员翻看着简历,皱着眉头问:“你工作经验只有短短几个月实习经历,我们需要至少两年工作经验的人,你不符合我们的用人标准。”
马志鹏忍不住反驳道:“我才刚毕业,怎么可能有很长的工作年限呢?这要求不太合理吧。”
招聘人员却只是耸耸肩,将简历放在一旁。
一天的奔波下来,马志鹏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他找了个路边的长椅坐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干巴巴的面包,一边啃着,一边望着天边渐渐西沉的夕阳,心中满是挫败。
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就算再难,也要找到一份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
休息片刻后,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着下一个招聘会场地走去,他知道,在这看似艰难的求职路上,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希望的种子,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会发芽。
马志鹏干过机械工,干过汽修,也在刁花蓉很不看好的情况下借钱开过餐馆,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刚开业不久,疫情就突如其来。
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行人寥寥无几。
餐馆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一天比一天惨淡。
尽管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推出外卖服务、降低菜品价格,但都无济于事。
最终,在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后,餐馆还是无奈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