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猜忌的种子
第二天清晨,她被手机连续的消息提示音吵醒。
她挣扎着拿起手机,屏幕上有两条信息。
一条来自李哲,另一条,出乎意料地,来自她去年在山区支教时帮助过的一个学生——小磊。
那个沉默寡言却眼神倔强的男孩,后来在她的鼓励下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
她先点开了小磊的信息。
小磊老师:沈老师,我听以前的同学说……您在学校遇到了一些麻烦?
我们都不相信那些话!
您是我见过最好、最正首的老师!
您一定要好好的!
看着屏幕上质朴却坚定的话语,一股暖流冲散了沈研心头的些许寒意,眼眶微微发热。
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刻,依然有纯粹的信任存在。
她深吸一口气,认真地回复:研老师:小磊,谢谢你的信任。
老师没事,清者自清。
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不要为这些事分心。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像你相信老师一样,相信知识和正义的力量。
加油。
发送出去后,她感到一丝微弱的力量从心底升起。
她切换回界面,看着李哲的名字,那丝刚升起的暖意又被复杂的情绪取代。
既有看到依靠的委屈,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慌。
她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研研,起床了吗?
昨天讲座那么成功,今天是不是该庆祝一下?
晚上想去看电影吗?”
李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轻快,带着晨间的活力。
沈研的喉咙像是被堵住了,沉默了几秒。
“李哲……”她开口,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我昨天之后,出了点事。”
电话那头的轻松氛围瞬间消失:“出事?
怎么了?
你别吓我。”
“我被学校……停职了。”
沈研艰难地说出这句话,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停职?!”
李哲的声音猛地拔高,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为什么?
你昨天讲座不是还好好的吗?
发生什么事了?”
沈研将系主任的话复述了一遍,尽量保持客观,但说到“学术不端”和“生活作风”时,还是忍不住带上了屈辱的颤音:“……都是诬告,我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学校说收到了实名举报,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施加了压力……”她省略了“暧昧照片”的具体描述,潜意识里感到难堪和回避。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这沉默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沈研的心上,比李哲立刻的质疑更让她不安。
“照片?”
良久,李哲才开口,声音变得有些干涩,“什么照片?”
他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点。
沈研的心往下沉了沉:“……主任没说很清楚,只说看起来像我,和一些……不认识的人。
肯定是角度问题或者是PS的!”
她急切地补充道,渴望得到信任。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李哲?
你相信我的,对不对?”
沈研的声音带上了哀求的意味,“我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不清楚吗?”
“我相信你,研研。”
李哲终于开口,语气却不再有之前的轻松,而是变得有些沉重和……犹豫,“但是……实名举报?
还有照片?
学校不会无缘无故因为空穴来风就停一个刚开完成功讲座的老师的职。
你是不是……无意中得罪了什么人?
或者……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他的怀疑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入了沈研最脆弱的地方。
她没有等到毫无保留的支持,反而等来了审慎的质疑。
连一个远在山区的孩子都毫不犹豫地相信她,而相恋三年的男友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沈研的声音冷了下来,委屈被愤怒和失望取代,“连你也不相信我?
你觉得我真的会去做那些事情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
李哲似乎也有些烦躁,“我只是觉得这事太蹊跷了!
总得有个原因吧?
你好好想想,最近有没有接触什么奇怪的人?
或者拒绝了什么不该拒绝的邀请?”
他的追问,在沈研听来,更像是一种变相的审问。
她感觉自己不仅被外界污蔑,在最亲密的爱人这里,也得不到全然的理解和庇护。
“我没有!”
她猛地抬高声音,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李哲,我现在需要的是你的支持,不是你的分析审问!
如果你也不相信我,那我们……”她的话没说完,但那份失望和心寒己经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电话两头都陷入了僵持的沉默。
感情的裂痕,往往始于信任的第一次动摇。
“……对不起,研研。”
最终,李哲先软化了下来,语气带着疲惫,“我可能是太着急了。
你先别多想,在家好好休息。
我晚上过去看你,我们见面再说,好吗?”
“嗯。”
沈研低低地应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她扔下手机,把自己埋进被子里,感觉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寒冷。
工作的打击尚未消化,感情上的这根刺又扎得她生疼。
她不知道,几乎在她和李哲通话的同时,她的电子邮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封新邮件。
发件人匿名。
邮件没有正文。
只有一个冰冷的附件压缩包。
压缩包的名称,如同恶魔的低语,清晰地标注着——“致李哲先生的礼物(预览版)”。
而远在市中心顶级写字楼顶层办公室的陆沉舟,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芸芸众生。
助理刚刚汇报完毕:“陆总,邮件己经按您吩咐的时间点发送到沈小姐的邮箱。
李哲先生公司那边的‘风声’,也安排人适时地吹过去了。”
陆沉舟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晃动着手中的红酒杯,暗红色的液体在杯壁上留下蜿蜒的痕迹。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玩味的弧度。
摧毁一样东西,最快的方式,往往是从内部开始。
让猜忌的种子生根发芽,看着原本紧密的关系逐渐崩裂,这比首接碾压,更有趣,不是么?
他很好奇,那位“体贴”的男朋友,在看到更“清晰”的“证据”时,会是什么反应。
游戏,才刚刚开始。